柳钢新建6#高炉(750m~3)炼铁工艺及工程管理技术研究
| 1 绪论 | 第1-14页 |
| ·我国钢铁工业的现状分析 | 第9-12页 |
|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影响 | 第12-14页 |
| 2 枊钢适度扩大生产规模的可行性研究 | 第14-20页 |
| ·柳钢现有生产规模能力和品种结构简析 | 第14-18页 |
| ·现状 | 第14-15页 |
| ·现有主要生产设施及能力简介 | 第15-18页 |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页 |
| ·柳钢适度扩大生产规模的有利条件 | 第18-19页 |
| ·柳钢“十五”结构调整发展规划简介 | 第19-20页 |
| ·指导思想 | 第19-20页 |
| ·柳钢“十五”主要建设项目 | 第20页 |
| 3 柳钢炼铁工艺技术现状分析 | 第20-23页 |
| ·现有高炉及附属设施 | 第20-21页 |
| ·原燃料供应 | 第21-22页 |
| ·炼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22页 |
| ·炼铁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 4 新建6#高炉炼铁工艺技术研究 | 第23-64页 |
| ·概述 | 第23-27页 |
| ·6#高炉建设规模 | 第23页 |
| ·拟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 第23-24页 |
| ·6#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分析 | 第24页 |
| ·原、燃料条件 | 第24页 |
| ·原燃料及辅助材料的入炉使用量 | 第24-27页 |
| ·工程主要内容 | 第27页 |
| ·矿槽与上料系统工艺 | 第27-35页 |
| ·上料方式 | 第27-28页 |
| ·矿槽上料工艺流程 | 第28-29页 |
| ·矿槽上料系统工艺布置及槽下主要设备的技术特性 | 第29-35页 |
| ·炼铁工艺 | 第35-39页 |
| ·高炉炉型尺寸 | 第35页 |
| ·炉体主要设备 | 第35-36页 |
| ·炉体内村结构及技术特点 | 第36-37页 |
| ·炉体冷却 | 第37页 |
| ·热工检测工艺参数 | 第37页 |
| ·炉前主要装备 | 第37-38页 |
| ·粗煤气系统 | 第38页 |
| ·炉渣处理工艺 | 第38-39页 |
| ·热风炉系统工艺 | 第39-43页 |
| ·热风炉工艺布置 | 第39页 |
| ·球式热风炉主要技术指标 | 第39页 |
| ·球式热风炉结构 | 第39-40页 |
| ·热风炉砌砖工艺 | 第40-41页 |
| ·热风炉主要装备 | 第41页 |
| ·热风炉操作与控制工艺 | 第41-43页 |
| ·高炉煤气净化工艺技术 | 第43-47页 |
| ·高炉煤气净化基本参数 | 第43页 |
| ·高炉煤净化工艺方案选择 | 第43-44页 |
| ·工艺流程 | 第44页 |
| ·工艺布置 | 第44页 |
| ·工艺参数 | 第44-45页 |
| ·系统控制 | 第45页 |
| ·清灰系统 | 第45-46页 |
| ·卸灰系统 | 第46页 |
| ·管道系统 | 第46页 |
| ·技术经济指标 | 第46-47页 |
| ·煤气余压发电(TRT)工艺 | 第47-48页 |
| ·概述 | 第47页 |
| ·煤气余压发电工艺方案选择 | 第47-48页 |
| ·6#高炉冷风系统工艺 | 第48-51页 |
| ·系统设计基本参数 | 第48页 |
| ·冷风系统工艺方案选择 | 第48-49页 |
| ·鼓风机的吸送风工艺 | 第49页 |
| ·系统控制工艺 | 第49页 |
| ·主要设备参数 | 第49-51页 |
| ·上料、罐位及铁口除尘工艺 | 第51-53页 |
| ·除尘工艺布置 | 第51页 |
| ·出铁口及罐位除尘系统工艺设计 | 第51-52页 |
| ·矿槽上料除尘系统工艺设计 | 第52-53页 |
| ·6#高炉工业水冷却及循环利用工艺设计 | 第53-58页 |
| ·概述 | 第53-55页 |
| ·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 第55-56页 |
| ·净循环系统 | 第56-57页 |
| ·浊循环系统 | 第57-58页 |
| ·供配电及传动 | 第58-60页 |
| ·高压供配电概述 | 第58页 |
| ·电力负荷及年耗电量 | 第58-59页 |
| ·供电电源及供电设施 | 第59页 |
| ·供电系统及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 第59-60页 |
| ·风机主电机起动 | 第60页 |
| ·基础自动化控制 | 第60-62页 |
| ·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 | 第60页 |
| ·槽下上料及炉顶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 第60-61页 |
| ·干法除尘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 第61页 |
| ·热风炉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 第61-62页 |
| ·过程检测及控制 | 第62-64页 |
| ·6#高炉过程检测及控制系统组成 | 第62页 |
| ·主要过程检测及自动控制项目 | 第62-64页 |
| 5 新建6#工程管理技术研究 | 第64-80页 |
| ·工程设计管理 | 第64-68页 |
| ·6#高炉工程设计必须确保的目标 | 第64页 |
| ·工程设计管理基本原则 | 第64-66页 |
| ·工程设计进度控制管理 | 第66-67页 |
| ·设备、材料订货进度控制 | 第67-68页 |
| ·工程投资控制管理 | 第68-74页 |
| ·影响工程投资的因素 | 第68-70页 |
| ·加强设计管理,从源头控制工程投资 | 第70页 |
| ·加强设备、材料的采购招标管理 | 第70-72页 |
| ·加强工程施工招标,降低工程造价 | 第72-74页 |
| ·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 第74页 |
| ·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 | 第74-80页 |
| ·制定科学、可行的工程施工统筹进度计划 | 第74-77页 |
| ·制定保证实现工期的有效措施 | 第77-78页 |
|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 第78-80页 |
| 6 新建6#高炉工程投资及效益预测 | 第80-83页 |
| ·新建6#高炉工程投资概算 | 第80页 |
| ·直接投资经济效益分析 | 第80-82页 |
|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带来的增产、节能效益分析 | 第82-83页 |
| 7 结论 | 第83-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