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含氮有机双膦酸—钨杂多酸的制备、表征和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一、 引言第8-14页
 1.1 杂多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简况第8-9页
 1.2 有机杂多化合物研究简况第9-11页
 1.3 有机双膦酸的杂多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和Keggin型杂多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11-13页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二、 N-取代双烃基膦酸的合成与表征第14-23页
 2.1 实验部分第16-17页
  2.1.1 仪器与试剂第16页
  2.1.2 N-取代双乙基膦酸单钠盐的制备第16页
  2.1.3 N-取代双甲基膦酸的制备第16页
  2.1.4 1,1'-乙叉二哌嗪-4,4'-双(乙基膦酸)的制备第16页
  2.1.5 部分有机膦酸的电位滴定第16-17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17-23页
  2.2.1 N-取代双烃基膦酸的合成收率第17-18页
  2.2.2 电位滴定结果第18-21页
  2.2.3 N-取代双胺烃基膦酸的红外光谱分析第21页
  2.2.4 其它结果分析第21-23页
三、 N-取代胺双烃基膦酸-钨杂多酸的制备与表征第23-35页
 3.1 实验部分第24-25页
  3.1.1 仪器和试剂第24页
  3.1.2 有机双膦酸钨杂多酸的制备第24页
  3.1.3 P:W的测定第24页
  3.1.4 电位滴定第24-25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5-35页
  3.2.1 杂多酸的生成条件、产率和物理性质第25-27页
  3.2.2 元素分析结果第27页
  3.2.3 TGA-DSC分析第27-29页
  3.2.4 杂多酸的红外光谱分析第29-30页
  3.2.5 XRD分析第30-32页
  3.2.6 电位滴定分析第32-33页
  3.2.8 X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3-34页
  3.2.9 N-取代双烃基膦酸-钨杂多酸的结构特征第34-35页
四、 含氮有机双膦酸-钨杂多酸性质研究第35-42页
 4.1 实验部分第35页
  4.1.1 仪器和试剂第35页
  4.1.2 乙腈溶液中紫外光谱法测定杂多酸的酸函数第35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5-42页
  4.2.1 酸性第35-39页
  4.2.2 氧化还原性第39-42页
五、 结论与展望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附录: 1998-2001年研究生学习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48-49页
后记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性(口恶)唑硼烷催化酮肟醚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下一篇:中国蓝舌病毒S10、L2基因序列分析及S10基因克隆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