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4-27页 |
第一节 脓毒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一、现代医学对脓毒症的认识 | 第14-18页 |
第二节 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 第18-22页 |
一、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 第18-20页 |
二、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的治疗 | 第20-22页 |
第三节 中医对脓毒症的认识 | 第22-24页 |
一、脓毒症的中医辨证体系 | 第22-23页 |
二、中医病因病机 | 第23-24页 |
第四节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及其ALI的主要方法及机制 | 第24-27页 |
一、免疫细胞 | 第24页 |
二、细胞因子 | 第24-25页 |
三、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 第25-26页 |
四、其它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动物实验研究 | 第27-42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实验动物 | 第27-28页 |
一、实验目的 | 第27页 |
二、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三、实验结果统计方法 | 第28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实验方案 | 第28-29页 |
一、脓毒症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28页 |
二、通腑泻热方药液的制备 | 第28页 |
三、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四、标本处理 | 第29页 |
第三节 通腑泻热方对大鼠血清内毒素及降钙素原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一、实验目的 | 第29页 |
二、试验方法 | 第29页 |
三、实验材料、仪器 | 第29页 |
四、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第四节 通腑泻热方对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 第30-33页 |
一、实验目的 | 第30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30页 |
三、实验材料、仪器 | 第30页 |
四、评分方法 | 第30页 |
五、实验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六、各组病理切片照片 | 第31-33页 |
第五节 通腑泻热方对大鼠肺泡灌洗液SP-A的影响 | 第33-36页 |
一、实验目的 | 第33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33页 |
三、实验所需设备和试剂 | 第33页 |
四、SDS-PSGE电泳胶的配制 | 第33-36页 |
五、免疫印迹实验步骤 | 第36页 |
六、各组肺泡肺泡灌洗液(BALF)WB电泳结果 | 第36页 |
第六节 通腑泻热方对大鼠肺SP-A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36-42页 |
一、实验目的 | 第36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36页 |
三、实验材料、仪器 | 第36-37页 |
四、实验方法、步骤 | 第37-38页 |
五、实验结果 | 第38-42页 |
第三章 动物实验结论 | 第42-44页 |
第一节 研究结果 | 第42-44页 |
一、通腑泻热法中药对血浆内毒素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 第42页 |
二、通腑泻热法中药对脓毒症大鼠造模过程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的影响 | 第42页 |
三、通腑泻热法中药对脓毒症大鼠造模过程肺SP-A表达的影响 | 第42-44页 |
第四章 通腑泻热法治疗急腹症脓毒症临床应用体会 | 第44-48页 |
第一节 临床观察研究 | 第44-45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44页 |
二、治疗方法 | 第44-45页 |
三、观察指标 | 第45页 |
四、治疗结果 | 第45页 |
第二节 典型病例报告 | 第45-46页 |
第三节 临床应用体会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8-49页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48页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