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火灾的基本概念 | 第12-21页 |
·燃烧与爆炸机理 | 第12-20页 |
·井下火灾的分类 | 第20页 |
·井下火灾的燃烧特征 | 第20页 |
·井下火灾发展过程 | 第20-21页 |
·矿山井下火灾的现状研究 | 第21-24页 |
·井下火灾通风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井下火灾预防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页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第2章 金属矿山井下火灾诱因及危害分析 | 第25-32页 |
·矿山火灾与爆炸事故 | 第25-28页 |
·矿山火灾诱因分析 | 第25-27页 |
·矿山火灾的烟气危害 | 第27-28页 |
·矿山爆炸事故及其危害 | 第28页 |
·矿山火灾初期阶段的识别 | 第28-30页 |
·矿山外因火灾的早期识别 | 第28-29页 |
·矿山内因火灾的早期识别 | 第29-30页 |
·矿山火灾后果分析 | 第30-32页 |
第3章 金属矿山井下火灾预防及控制技术 | 第32-42页 |
·矿内火灾的预防 | 第32-35页 |
·矿山内因火灾的预防 | 第32-34页 |
·矿山外因火灾的预防 | 第34-35页 |
·火灾时期矿内风流控制 | 第35-37页 |
·火风压 | 第35-36页 |
·火风压对矿内通风的影响 | 第36-37页 |
·火灾时风流紊乱的防治 | 第37页 |
·矿井巷道火灾烟气运动模拟 | 第37-39页 |
·烟气流动理论和烟气下降速度模型 | 第37-38页 |
·烟气运动的计算机模拟 | 第38-39页 |
·矿山火灾通风控制技术 | 第39-42页 |
·矿山通风网络火灾的计算机模拟技术 | 第39-40页 |
·矿山通风系统和火灾预防 | 第40-42页 |
第4章 光纤温度监测报警系统 | 第42-60页 |
·光纤传感器基本构成及原理 | 第42页 |
·光纤传感器的特点 | 第42-44页 |
·光纤传感器在井下气体监测方面的应用 | 第44-46页 |
·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预警系统介绍 | 第46-49页 |
·分布式传光型(准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 | 第46-48页 |
·分布式传感型(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 | 第48-49页 |
·典型产品介绍和分析 | 第49-54页 |
·DiTeSt—分布式光纤温度与应变分析仪 | 第49页 |
·DiTeSt-STA201产品特点及优势 | 第49页 |
·系统原理 | 第49-50页 |
·DiTeSt-STA201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50页 |
·DiTeSt-STA201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方式 | 第50页 |
·DiTeSt监测系统的应用类型 | 第50-51页 |
·DiTcSt-STA100/200系列样品与附件 | 第51-53页 |
·测试方式 | 第53-54页 |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在隧道火灾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 第54-60页 |
·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原理 | 第54-56页 |
·隧道温度监测网络的实现 | 第56-58页 |
·应用前景 | 第58-60页 |
第5章 基于DITEST监测系统的火灾预警监测体系 | 第60-70页 |
·体系组成 | 第60页 |
·工作流程 | 第60-62页 |
·光纤的布设 | 第60-61页 |
·矿山火灾重点防火部位和区域 | 第61页 |
·DiTeSt监测系统操作 | 第61-62页 |
·火灾防火预案 | 第62页 |
·系统应用个案研究 | 第62-65页 |
·混凝土凝固过程温度监测 | 第62-63页 |
·气体管道的变形监测 | 第63-65页 |
·分析井下火灾预警监测体系适用于金川二矿区的条件 | 第65-70页 |
·金川二矿区简介 | 第65-67页 |
·金川二矿区火灾原因分析 | 第67页 |
·光纤监测系统与传统监控技术的比较 | 第67-7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