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FDM系统峰均比抑制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OFD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9-12页 |
·OFDM的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OFDM系统中的峰均比问题 | 第15-31页 |
·无线信道传输特性 | 第15-16页 |
·OFDM系统基本原理 | 第16-22页 |
·OFDM信号调制与解调 | 第17-19页 |
·子载波的正交条件 | 第19-20页 |
·基于IFFT/FFT的OFDM实现 | 第20-21页 |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21-22页 |
·OFDM信号的峰值平均功率比 | 第22-27页 |
·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定义 | 第23页 |
·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分布 | 第23-25页 |
·过采样对峰值平均功率比分布的影响 | 第25-27页 |
·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的常用方法 | 第27-30页 |
·信号畸变类技术 | 第27-28页 |
·编码类技术 | 第28页 |
·信号加扰类技术 | 第28-30页 |
·评价抑制峰均比技术的标准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双层PTS结构的改进算法 | 第31-45页 |
·传统部分传输序列方法 | 第31-33页 |
·传统部分传输序列基本思想 | 第31-32页 |
·迭代部分传输序列(IPTS)算法 | 第32-33页 |
·自适应部分传输序列(APTS)算法 | 第33页 |
·双层相位优化PTS算法 | 第33-37页 |
·算法基本思想 | 第33-34页 |
·算法描述及流程 | 第34-35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5-37页 |
·改进的双层相位优化PTS算法 | 第37-41页 |
·算法基本思想 | 第37页 |
·算法描述及流程 | 第37-38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8-41页 |
·自适应双层相位优化PTS算法 | 第41-43页 |
·小节 | 第43-45页 |
第4章 结合预判断技术的PTS算法 | 第45-57页 |
·预判断技术 | 第45-46页 |
·采用预判断技术的PTS算法 | 第46-52页 |
·系统结构原理 | 第46-49页 |
·算法流程及步骤 | 第49-50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预判断技术与自适应相结合的PTS算法 | 第52-55页 |
·小节 | 第55-5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