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股东大会与司法介入概论 | 第11-15页 |
一、股东大会的意义、种类及职权 | 第11-13页 |
(一) 股东大会的意义 | 第11页 |
(二) 股东大会的种类及职权 | 第11-13页 |
二、司法介入的法律依据、性质及方式 | 第13-15页 |
(一) 司法介入的法律依据 | 第13页 |
(二) 司法介入股东大会的性质 | 第13-14页 |
(三) 司法介入股东大会的方式 | 第14-15页 |
第二部分 股东大会司法介入的必要性、合理限度及现实观念定位 | 第15-19页 |
一、股东大会司法介入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一) 司法介入是股东大会正常运转的外部保障 | 第15页 |
(二) 公司自治存在缺陷使司法介入成为可能 | 第15-17页 |
二、司法介入股东大会的合理限度 | 第17-18页 |
三、实践中司法介入股东大会等公司治理的观念定位 | 第18-19页 |
第三部分 股东大会的运行障碍及司法介入救济 | 第19-27页 |
一、概述 | 第19页 |
二、股东大会不能召开 | 第19-20页 |
三、股东大会无法作出决议及公司僵局的出现 | 第20-22页 |
(一) 股东大会无法作出决议 | 第20-21页 |
(二) 公司僵局 | 第21-22页 |
四、股东大会决议存在瑕疵 | 第22-27页 |
(一) 实体瑕疵——股东大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令及公司章程 | 第23-24页 |
(二) 召集程序瑕疵 | 第24-25页 |
(三) 决议方法瑕疵 | 第25-27页 |
第四部分 股东大会的司法介入实证分析——案例链接 | 第27-31页 |
一、宏智科技纠纷案 | 第27-29页 |
二、郑百文案 | 第29-31页 |
第五部分 对完善我国司法介入股东大会制度的建议 | 第31-33页 |
一、对司法介入股东大会法律规定的审视 | 第31页 |
二、对司法介入股东大会法律规定制度的建议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法律硕士论文评阅特别提示 | 第39-40页 |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