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电流保护控制器的研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 ·课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 ·课题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目前的选线方法及特点 | 第13-15页 |
| ·利用稳态分量实现选线的方法 | 第13-14页 |
| ·利用暂态分量实现选线的方法 | 第14页 |
| ·利用外施影响法实现选线的方法 | 第14-15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电流保护的理论分析和依据 | 第16-31页 |
| ·线路涌流的识别 | 第16-21页 |
|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分析 | 第16-17页 |
| ·实际变压器的涌流仿真分析 | 第17-21页 |
| ·励磁涌流的鉴别 | 第21页 |
|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的特点 | 第21-27页 |
| ·NUS系统中单相金属性接地的特点 | 第21-24页 |
| ·NUS系统经过渡电阻单相接地故障的稳态基波分析 | 第24-25页 |
| ·NES系统中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的特点 | 第25-27页 |
| ·课题采取的选线及故障定位方法 | 第27-31页 |
| ·选线方法 | 第27-28页 |
| ·零序导纳法的原理 | 第28-29页 |
| ·故障定位方法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硬件设计 | 第31-52页 |
| ·控制器的功能与整体结构 | 第31-32页 |
| ·单片机及外围电路设计 | 第32-34页 |
| ·单片机的选择 | 第32-33页 |
| ·芯片晶振电路设计 | 第33页 |
| ·芯片复位电路设计 | 第33-34页 |
| ·时钟电路设计 | 第34页 |
| ·电源设计 | 第34-36页 |
| ·模拟信号采集 | 第36-38页 |
| ·AD转换 | 第38-40页 |
| ·同步采样 | 第40-41页 |
| ·隔离电路和开关量电路 | 第41-44页 |
| ·隔离电路 | 第41-44页 |
| ·开关量输出电路 | 第44页 |
| ·脱扣线圈驱动电路 | 第44-45页 |
| ·串行通信 | 第45-49页 |
| ·GSM短信通信的实现 | 第47-48页 |
| ·RS232通信接口设计 | 第48-49页 |
| ·硬件的电磁兼容设计 | 第49-52页 |
| 第四章 软件设计方案 | 第52-62页 |
| ·程序设计总思路 | 第52-53页 |
| ·线路过流、短路和涌流的鉴别程序 | 第53-57页 |
| ·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程序 | 第57-59页 |
| ·通信子程序 | 第59-62页 |
| 第五章 系统调试 | 第62-67页 |
| ·断路器脱扣实验 | 第62-63页 |
| ·电磁兼容实验 | 第63-64页 |
| ·NUS系统小电流接地选线实验 | 第64-66页 |
| ·GSM通信功能验证实验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