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 | 第9页 |
| ·光学 SPR 生物传感技术应用 | 第9-10页 |
| ·食品安全 | 第9页 |
| ·生物医学 | 第9-10页 |
| ·化学检测 | 第10页 |
| ·微通道系统研究及其在光学 SPR 生物分析仪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 ·微通道系统研究 | 第10页 |
| ·流通池制造技术 | 第10-11页 |
| ·微通道系统在光学SPR 生物分析仪上的应用 | 第11页 |
| ·光学SPR 生物分析仪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 ·光学 SPR 生物分析仪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光学 SPR 生物分析仪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2 引言 | 第13-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3 基于便携式光学 SPR 生物分析仪的微通道系统研究及设计 | 第15-26页 |
| ·微通道系统理论分析 | 第15-17页 |
| ·微通道系统设计及制造 | 第17-26页 |
| ·并联式微通道系统 | 第17-20页 |
| ·Spreeta 生物传感器 | 第17-18页 |
| ·流通池结构及制造 | 第18-19页 |
| ·微通道流速控制系统设计 | 第19-20页 |
| ·串并联结合式微通道系统 | 第20-22页 |
|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 第22-26页 |
| 4 便携式光学 SPR 生物分析仪器的结构及设计 | 第26-40页 |
| ·便携式光学SPR 生物分析仪夹具的设计 | 第26-28页 |
| ·夹具底座 | 第26-27页 |
| ·夹具上盖 | 第27页 |
| ·密封垫片 | 第27-28页 |
| ·锁环 | 第28页 |
| ·便携式光学 SPR 生物分析仪壳体的设计 | 第28-29页 |
| ·光学避光系统的设计及制造 | 第29-30页 |
| ·便携式光学SPR 生物分析仪硬件系统及其配套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30-31页 |
| ·硬件系统的选择 | 第30页 |
| ·SPR 生物分析仪器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30-31页 |
| ·便携式光学 SPR 生物分析仪响应信号分析方法的设计 | 第31-40页 |
| ·光学 SPR 生物分析仪器数据处理方法背景 | 第31页 |
| ·光学 SPR 生物分析仪数据常用处理方法 | 第31-33页 |
| ·改进的光学SPR 曲线共振位点寻找方法 | 第33-40页 |
| ·非对称光学 SPR 曲线理论分析 | 第33-35页 |
| ·改进的一阶距法 | 第35-36页 |
| ·数值计算 | 第36-37页 |
| ·一阶距法和改进的光学 SPR 曲线共振位点寻找方法比较 | 第37-40页 |
| 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0-49页 |
| ·乙醇试验 | 第40-43页 |
| ·试验过程 | 第40页 |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40-43页 |
| ·盐酸克伦特罗试验 | 第43-46页 |
| ·实验过程 | 第43-44页 |
| ·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 ·乙肝试验 | 第46-49页 |
| ·实验过程 | 第46-47页 |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47-49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49页 |
| ·创新点 | 第49页 |
| ·问题及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 ABSTRACT | 第55-57页 |
| 附件1:便携式光学 SPR 生物分析仪技术性能 | 第57-58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58-59页 |
| 详细摘要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