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诗法探究
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页 |
第一部分:诗变—杜诗对语言艺术的革新 | 第9-30页 |
第一章 打破诗歌的和谐均衡 | 第11-21页 |
(一) 制造风格上的不和谐 | 第11-15页 |
(二) 制造美感上的对比和反差 | 第15-21页 |
第二章 打破传统诗歌的流畅性 | 第21-30页 |
(一) 将有分量的词语前置于句首 | 第22-23页 |
(二) 将长句变为短句 | 第23-24页 |
(三) 改变阅读顺序,制造阅读障碍 | 第24-30页 |
第二部分:诗史—杜诗中的叙事性因素 | 第30-55页 |
第一章 杜诗中的叙事时间顺序 | 第31-39页 |
(一) 杜诗叙事中的顺叙 | 第32-34页 |
(二) 杜诗叙事中的倒叙 | 第34-37页 |
(1) 社会时事的倒叙 | 第34-35页 |
(2) 个体人物事件情感的倒叙 | 第35-36页 |
(3) 全篇的倒叙 | 第36-37页 |
(三) 杜诗叙事中的插叙 | 第37-39页 |
第二章 杜诗叙事中的史传特征 | 第39-55页 |
一、强烈的立传意识 | 第41-44页 |
(一) 以人物为叙事中心 | 第41-44页 |
(1) 为自己立传 | 第41-42页 |
(2) 为他人作传 | 第42-43页 |
(3) 体物和纪事 | 第43-44页 |
二、杜诗叙事中的史传手法特征 | 第44-48页 |
(一) 白描和铺叙相结合的叙事方法 | 第44-45页 |
(二) 在叙事过程中着重于事件的剪裁 | 第45-46页 |
(三) 春秋笔法 | 第46-48页 |
三、杜诗叙事中的史传美感特征 | 第48-55页 |
(一) 时间性 | 第48-50页 |
(二) 完整性 | 第50-52页 |
(三) 客观性 | 第52-53页 |
(四) 崇高性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注释 | 第56-57页 |
参考书目 | 第57-59页 |
参考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