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锰矿矿山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现代矿业发展的趋势 | 第11-12页 |
·大新锰矿发展的要求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软件选型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矿山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第18-28页 |
·国外矿山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第19-24页 |
·国内矿山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第24-28页 |
第三章 矿山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 第28-39页 |
·矿山可视化系统概述 | 第28-29页 |
·矿山可视化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0页 |
·经济上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0页 |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 | 第30页 |
·实用性的可行性分析 | 第30页 |
·矿山可视化系统功能介绍 | 第30-39页 |
·数据库建立与管理模块 | 第31-34页 |
·3D建模模块 | 第34-37页 |
·模型查询模块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大新锰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 第39-45页 |
·矿山位置及交通情况 | 第39页 |
·矿床地质特征 | 第39-43页 |
·地层特征 | 第39-40页 |
·构造特征 | 第40页 |
·矿床特征 | 第40-43页 |
·矿区地质勘查、开采情况 | 第43-45页 |
·矿区勘查情况 | 第43页 |
·矿区开采情况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大新锰矿矿山地形可视化模型的研究与建立 | 第45-53页 |
·建立矿山地形可视化模型的意义 | 第45页 |
·矿山地形可视化模型建立的研究 | 第45-48页 |
·建立矿山地形可视化模型的算法 | 第46-47页 |
·建立矿山地形可视化模型的方法 | 第47-48页 |
·建立大新锰矿矿山地形可视化模型 | 第48-53页 |
第六章 大新锰矿露天采场可视化模型的研究与建立 | 第53-62页 |
·建立矿山露天采场可视化模型的意义 | 第53页 |
·建立矿山露天采场可视化模型的方法 | 第53-56页 |
·建立露天采场可视化模型的算法 | 第53-55页 |
·建立露天采场可视化模型的方法 | 第55-56页 |
·大新锰矿露天采场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 第56-62页 |
·建立大新锰矿露天采场现状可视化模型 | 第57-59页 |
·建立大新锰矿露天采场最终境界可视化模型 | 第59-62页 |
第七章 大新锰矿地下巷道可视化模型的研究与建立 | 第62-70页 |
·建立矿山地下巷道可视化模型的意义 | 第62页 |
·建立矿山地下巷道可视化模型的方法 | 第62-64页 |
·建立矿山地下巷道可视化模型的算法 | 第62-64页 |
·建立矿山地下巷道可视化模型的方法 | 第64页 |
·大新锰矿地下巷道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 第64-70页 |
·建立大新锰矿地下巷道可视化模型 | 第65-68页 |
·大新锰矿地下巷道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第八章 大新锰矿矿体可视化模型的研究与建立 | 第70-80页 |
·大新锰矿矿体可视化模型建立的意义 | 第70页 |
·矿体可视化模型 | 第70-76页 |
·矿体可视化模型的概念 | 第71-72页 |
·建立矿体可视化模型的算法 | 第72-74页 |
·构造矿体可视化模型的流程 | 第74-76页 |
·大新锰矿矿体可视化模型的研究与建立 | 第76-79页 |
·建模简析 | 第77页 |
·大新锰矿矿体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 第77-79页 |
·建立大新锰矿矿山可视化模型 | 第79-80页 |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0-83页 |
·本文结论及成果 | 第80-81页 |
·后续工作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