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自治计算的自动服务协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8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软件Agent与多Agent系统 | 第15-18页 |
·软件Agent | 第16页 |
·多Agent系统 | 第16-18页 |
·自治计算 | 第18-21页 |
·自治计算的定义 | 第18-19页 |
·自治元素之间的协作 | 第19-21页 |
·基于Agent的电子商务 | 第21-25页 |
·电子商务基本定义 | 第22-23页 |
·电子商务中的协商 | 第23-25页 |
·本文的内容与组织 | 第25-28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5-26页 |
·论文的组织 | 第26-28页 |
第2章 自动服务协商理论与方法 | 第28-50页 |
·服务协商概述 | 第28-32页 |
·服务的定义 | 第28-29页 |
·协商的定义 | 第29页 |
·相关概念 | 第29-31页 |
·协商模型 | 第31-32页 |
·协商研究范畴 | 第32-35页 |
·协商框架 | 第32-33页 |
·协商决策模型 | 第33-34页 |
·协商过程 | 第34-35页 |
·协商建议的内容和结构 | 第35页 |
·自动协商研究进展 | 第35-41页 |
·机制设计 | 第36-37页 |
·协商策略 | 第37-40页 |
·基于辩论的协商 | 第40-41页 |
·相关研究方法 | 第41-50页 |
·支持向量机 | 第41-45页 |
·遗传算法 | 第45-50页 |
第3章 自动服务协商基础架构 | 第50-62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多对多的协商框架 | 第51-53页 |
·组成方式 | 第51-52页 |
·中介与熟人 | 第52-53页 |
·协商协议 | 第53-57页 |
·协商原语 | 第54页 |
·协商阶段 | 第54-56页 |
·三个具体协议 | 第56-57页 |
·服务合同 | 第57-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分层的协商决策模型 | 第62-72页 |
·引言 | 第62-64页 |
·政策 | 第64-66页 |
·政策定义 | 第64页 |
·政策表示和配置语言PRAL | 第64-65页 |
·政策形式化表示 | 第65-66页 |
·基于政策的宏观指示层 | 第66-69页 |
·协商战略政策 | 第67-68页 |
·协商评价政策 | 第68-69页 |
·微观行为层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基于对手态度的微观行为层模型 | 第72-87页 |
·引言 | 第72页 |
·相关定义 | 第72-73页 |
·微观层结构 | 第73-75页 |
·组成元素 | 第73-75页 |
·与外部接口 | 第75页 |
·学习对手的协商态度 | 第75-79页 |
·特征提取 | 第75-77页 |
·支持向量机算法 | 第77-79页 |
·反建议计算模型 | 第79-82页 |
·实验 | 第82-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6章 基于估计对手效用函数的协商决策模型 | 第87-103页 |
·引言 | 第87-88页 |
·基本定义 | 第88-89页 |
·决策模型结构 | 第89-92页 |
·估计对手效用值 | 第92-94页 |
·估计对手效用函数 | 第94-95页 |
·求解最优offer | 第95-98页 |
·实验 | 第98-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7章 自动协商中的近似时态关联规则挖掘 | 第103-116页 |
·引言 | 第103页 |
·相关概念和问题描述 | 第103-106页 |
·近似时态关联规则 | 第103-105页 |
·聚类方法 | 第105页 |
·问题描述 | 第105-106页 |
·挖掘算法描述 | 第106-109页 |
·实验 | 第109-115页 |
·实例分析 | 第109-113页 |
·性能分析 | 第113-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19页 |
·结论 | 第116-117页 |
·展望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129页 |
个人简历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