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立项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胡杨“肥岛”的土壤养分、盐分分布特征的研究 | 第11页 |
·胡杨冠幅内、冠幅外土壤性状差异分析 | 第11页 |
·不同发育阶段的土壤物质富集率的差异研究 | 第11页 |
·土壤中不同元素在胡杨“肥岛”中的有效作用范围研究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肥岛”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国内“肥岛”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肥岛”特征的研究方法 | 第17-24页 |
·经典统计学方法 | 第17页 |
·地统计学方法 | 第17-24页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4页 |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第24-26页 |
·样地设置和土壤样品采集 | 第24-25页 |
·室内分析 | 第25-26页 |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第四章 胡杨冠幅下养分分布特征的研究 | 第27-30页 |
·样点布置和实验室分析 | 第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胡杨立地土壤养分富集特征分析 | 第28页 |
·不同发育阶段富集率差异分析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五章 北疆胡杨“肥岛”特征的研究 | 第30-32页 |
·研究区概况与土壤采集 | 第30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0页 |
·土样采集 | 第30页 |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六章 胡杨冠幅下盐分特征研究 | 第32-35页 |
·样点布置和实验室分析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土壤盐分富集特征分析 | 第32-33页 |
·胡杨不同发育阶段富积率差异分析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七章 胡杨“肥岛”作用范围研究 | 第35-46页 |
·样点布置和实验室分析 | 第35页 |
·胡杨立地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分析 | 第35-44页 |
·土壤特性的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土壤特性的频率分析 | 第36-38页 |
·土壤特性的半方差分析 | 第38-40页 |
·肥岛土壤特性作用范围研究 | 第40-42页 |
·土壤特性的空间分布格局(Kriging 插值)及分析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第八章 胡杨“肥岛”的垂直效应研究 | 第46-60页 |
·样点布置和实验室分析 | 第46页 |
·胡杨立地土壤剖面“肥岛”特征研究 | 第46-52页 |
·剖面土壤水平分布特征 | 第47-49页 |
·剖面土壤特性的统计分析 | 第49-50页 |
·剖面土壤特性的频率分析 | 第50-52页 |
·剖面土壤特性“肥岛”的作用范围研究 | 第52-54页 |
·剖面土壤特性克里格插值图分析 | 第54-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0-63页 |
·胡杨冠幅内外养分和盐分差异的研究 | 第60页 |
·发育阶段对胡杨“肥岛”特征的影响 | 第60-61页 |
·胡杨立地土壤特性在“肥岛”效应中的表现特征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