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来源 | 第9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关于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 第11页 |
·关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 | 第11-13页 |
·关于电子政务技术方面的研究 | 第13-14页 |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第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从技术层面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 第17-25页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与电子政务技术的界定 | 第17-18页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界定 | 第17-18页 |
·电子政务技术的界定 | 第18页 |
·在技术层面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第18-22页 |
·在技术层面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8-20页 |
·在技术层面我国电子政务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20-22页 |
·从技术层面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重要意义 | 第22-25页 |
·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有效保障 | 第22-23页 |
·是衡量我国电子政务绩效的客观标准 | 第23页 |
·是拓宽政府与民众互动渠道的有力手段 | 第23-24页 |
·是实现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的坚实基础 | 第24-25页 |
第3章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37页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技术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及思路 | 第25-27页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技术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25-26页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技术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第26-27页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技术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7-30页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技术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 第27-29页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技术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 | 第29-30页 |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技术指标的权重 | 第30-37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步骤及优势分析 | 第31-34页 |
·层次分析法在确定电子政务综合评价技术指标权重中的应用 | 第34-37页 |
第4章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技术指标体系的模糊 AHP 模型及实证分析 | 第37-53页 |
·现有评估方法的比较与选取 | 第37-40页 |
·现有评估方法的归总 | 第37-39页 |
·评估方法的比较与选取 | 第39-40页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技术指标体系的模糊 AHP 模型设计 | 第40-43页 |
·模糊 AHP 模型设计原理 | 第40-41页 |
·模糊 AHP 模型设计 | 第41-43页 |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技术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 第43-48页 |
·电子政务各项技术指标总体评估分析 | 第43-44页 |
·利用模糊 AHP 模型进行综合评估 | 第44-48页 |
·基于技术指标的电子政务绩效改善的基本途径 | 第48-53页 |
·明确政务目标,制定统一科学的电子政务技术标准 | 第48-49页 |
·以战略规划为导向,完善电子政务技术体系的维护机制 | 第49-50页 |
·鼓励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来加强安全保障 | 第50-51页 |
·满足用户要求,建立健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 | 第51-52页 |
·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加大电子政务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一、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53页 |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和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