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7-16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国外研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 | 第10-13页 |
·对研究结果的述评 | 第13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 第16-25页 |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涵 | 第16-18页 |
·信贷风险的内涵 | 第16-18页 |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涵 | 第18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18-21页 |
·来自社会经济整体的原因 | 第18-19页 |
·来自客户方面的原因 | 第19-20页 |
·来自银行方面的原因 | 第20-21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面临的现状 | 第21-24页 |
·信贷风险管理在法律法规上的要求 | 第21-22页 |
·信贷风险管理的效果 | 第22-23页 |
·信贷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25-30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现状 | 第25-26页 |
·初步建立了战略理念决策机制 | 第25页 |
·初步建立了信贷风险评估机制 | 第25-26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 第26-29页 |
·组织运作分散化 | 第26-27页 |
·风险管理手段滞后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特点和启示 | 第30-34页 |
·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特点 | 第30-33页 |
·健全高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第30-31页 |
·趋于计量化和模型化的风险管理技术 | 第31页 |
·严格的汇报关系和贷后管理 | 第31-32页 |
·进行贷款组合管理 | 第32页 |
·重视行业风险的预警研究 | 第32页 |
·应用信贷产品衍生工具分散风险 | 第32-33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具体设计 | 第34-58页 |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内涵 | 第34-35页 |
·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含义 | 第34页 |
·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特征 | 第34-35页 |
·完善垂直化和专业化的组织运作机制 | 第35-37页 |
·创新以风险量化技术为核心的管理机制 | 第37-51页 |
·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评估机制 | 第37-42页 |
·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 | 第42-49页 |
·健全信贷风险处置机制 | 第49-51页 |
·构建以风险管理理念为核心的文化保障机制 | 第51-52页 |
·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案例分析 | 第52-56页 |
·信贷业务经营管理状况 | 第52-53页 |
·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状况 | 第53-54页 |
·信贷风险管理机制评价及建议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注释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