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年金运作模式的优化选择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前言 | 第7-11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国内企业年金研究综述 | 第8-9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0-11页 |
2.企业年金的概述 | 第11-17页 |
·企业年金的基本概念 | 第11-13页 |
·企业年金的主要管理类型 | 第11-12页 |
·企业年金运作主体 | 第12-13页 |
·企业年金的经济学分析 | 第13-15页 |
·社会保障经济理论 | 第13-14页 |
·持久收入假说 | 第14页 |
·生命周期假说 | 第14页 |
·延期工资理论 | 第14-15页 |
·企业年金的主要作用和功能 | 第15-16页 |
·企业年金、商业人寿保险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 | 第16-17页 |
3.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概况 | 第17-24页 |
·企业年金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 第17-18页 |
·企业年金在我国的运行现状 | 第18-21页 |
·现阶段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 第21-24页 |
4.企业年金运作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24-38页 |
·企业年金运作类型 | 第24-25页 |
·现阶段我国运作模式 | 第25-27页 |
·理事会受托模式与法人受托模式 | 第25-26页 |
·全拆分模式、全捆绑模式与部分捆绑模式 | 第26页 |
·我国目前可行的运作模式细分 | 第26-27页 |
·运作模式比较分析 | 第27-35页 |
·企业年金管理运营的四大基本原则 | 第27-28页 |
·运作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28-35页 |
·运作模式的优化选择 | 第35-38页 |
5.不同运作模式下金融机构的优化组合 | 第38-43页 |
·各金融机构角色定位 | 第38-41页 |
·现阶段金融机构优化组合 | 第41-43页 |
6.不同运作模式下企业年金的完善与发展 | 第43-48页 |
·运作主体形式的多样化 | 第43-45页 |
·风险防范约束机制的完善 | 第45-48页 |
7.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