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控制股东对中小股东的诚信义务概述 | 第9-20页 |
第一节 控制股东对中小股东承担诚信义务的理论基础 | 第9-14页 |
一、诚信义务制度在公司法领域的发展历程 | 第9-12页 |
二、控制股东对中小股东承担诚信义务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控制股东的涵义和判断标准 | 第14-17页 |
一、客观标准 | 第14-15页 |
二、推定标准 | 第15页 |
三、实质控制标准 | 第15-17页 |
第三节 控制股东诚信义务之内涵 | 第17-20页 |
一、注意义务 | 第17-18页 |
二、忠实义务 | 第18-19页 |
三、控制股东诚信义务与董事诚信义务之比较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控制股东的公平关联交易义务 | 第20-31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页 |
一、关联交易 | 第20页 |
二、控制股东的关联交易 | 第20页 |
三、控制股东的公平关联交易义务 | 第20页 |
第二节 控制股东公平关联交易义务的内容 | 第20-22页 |
一、公平交易 | 第21-22页 |
二、公平价格 | 第22页 |
第三节 控制股东关联交易的公平性判断规则及其适用 | 第22-27页 |
一、商业判断规则与实质公平规则 | 第23页 |
二、控制股东的类型以及关联交易的性质 | 第23-25页 |
三、商业判断规则和实质公平规则的选择及适用 | 第25-27页 |
第四节 司法认定中举证责任的配置和转移 | 第27-29页 |
第五节 控制股东违反公平关联交易义务的责任 | 第29-31页 |
一、责任形式 | 第29页 |
二、责任主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控制股东的竞业禁止义务 | 第31-35页 |
第一节 对控制股东竞业行为进行管制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控制股东竞业禁止义务的内容 | 第32页 |
第三节 控制股东竞业行为的认定 | 第32-35页 |
一、竞业主体的归入 | 第32-33页 |
二、竞业行为的构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控制股东不得篡夺公司机会的义务 | 第35-40页 |
第一节 公司机会规则概述 | 第35-37页 |
一、公司机会规则的演进 | 第35-36页 |
二、公司机会规则与竞业禁止的关系 | 第36页 |
三、大陆法系国家对公司机会规则的借鉴和引进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公司机会的概念和认定标准 | 第37-39页 |
一、“利益或期待利益”标准 | 第38页 |
二、“经营范围”标准 | 第38-39页 |
三、“公平”标准 | 第39页 |
第三节 利用公司机会的责任豁免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我国关于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的立法现状和制度构建 | 第40-44页 |
第一节 我国关于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的立法现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制度构建 | 第41-44页 |
一、明确确立控制股东对中小股东的诚信义务 | 第41页 |
二、建议使用统一的“控制股东”概念 | 第41-42页 |
三、重点完善对控制股东非公允关联交易的规制制度 | 第42-43页 |
四、完善竞业禁止制度、引入公司机会规则 | 第43页 |
五、扩大责任主体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页 |
注释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