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

权力变迁中的“苗”--基于渝东南一个民族杂居村落的田野调查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44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9-14页
        一、乡村社区研究的迫切性第9-12页
        二、旧路途与新田野第12-14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第14-21页
        一、研究意义第14-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21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21-36页
        一、西方学者较有影响的权力研究第21-26页
        二、权力与中国汉族村落研究。第26-34页
        三、权力与民族村落研究第34-36页
    第四节 理论资源与思路设定第36-41页
        一、理论资源第36-40页
        二、思路设定第40-41页
    第五节 概念界定与框架、章节设计第41-44页
        一、概念界定第41-42页
        二、框架、章节设计第42-44页
第二章 田野点概要第44-57页
    第一节 渝东南的M村第46-51页
    第二节 学术场域的M村第51-55页
    第三节 田野经历简述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传统时期的权力生产与“苗”认同维系(1914——1950)第57-72页
    第一节 外部环境及其影响第57-60页
    第二节 族群内部的权力场第60-67页
    第三节 族群互动第67-69页
    第四节 权力的文化网络与“苗”认同的维系第69-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总体性社会中的“苗”与权力博弈(1950——1982)第72-85页
    第一节 两种分类第72-74页
    第二节“苗”内部的国家权力第74-79页
    第三节 族群或民族互动第79-82页
    第四节 遮蔽与表达:阶级与民族分类下的“苗”第82-84页
    小结第84-85页
第五章“苗”与权力剧场:新时期自治话语下的村落政治(1983—2016)第85-107页
    第一节 自治与权力的偏正结构第85-91页
    第二节 权威性自治与营利型经纪第91-97页
    第三节 精英互动与权力的再生产第97-103页
    第四节 权力舞台的苗文化剧第103-105页
    小结第105-107页
第六章 权力与发展之道:M村的苗族特色旅游事业(2005——2016)第107-125页
    第一节 旅游旗帜竖起来了第108-112页
    第二节 旧节新过的四月八第112-115页
    第三节 苗绣产业第115-117页
    第四节 权力运作、悬吊治理与自利性双向依赖第117-124页
    小结第124-125页
第七章 权力与日常生活:社会变迁中的个人、家庭、村落与民族(1983——2016)第125-140页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苗”——苗族本位的视角第126-129页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苗”——民族互动的视角第129-131页
    第三节 民族团结示范村与核心家庭原子化第131-137页
    第四节 双向流动与文化教化权力的离散第137-139页
    小结第139-140页
第八章 知识、权力与流动空间:现代化变迁中的双语教学及乡村教育(1951——2016)第140-157页
    第一节 知识与权力:村民族小学发展历程第141-145页
    第二节 苗语课的开设过程及双语教学现状第145-150页
    第三节 流动空间:从双语教学的尴尬处引申出去第150-153页
    第四节 知识传承与权力博弈:乡村教育省思第153-156页
    小结第156-157页
第九章“苗”与权力变迁:M村田野经验的启示第157-169页
    第一节 权力作为一种视角第157-159页
    第二节 何为“苗”?——一个跨越百年的追问第159-163页
    第三节 如何谈论认同?——一次着眼于当下的诘难第163-166页
    第四节 个体主义、后塑时代与民族第166-167页
    结语第167-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77页
附录:主要访谈对象简介第177-17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78-179页
致谢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管贲门癌患者血清sMICA检测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贲门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