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载铁TiO2纳米管吸附去除水中As(Ⅴ)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25页
   ·常用除砷技术的研究第10-13页
     ·混凝法第11页
     ·吸附法第11页
     ·离子交换法第11-12页
     ·生物法第12页
     ·反渗透第12页
     ·氧化法第12-13页
   ·砷的吸附理论研究第13-16页
   ·除砷材料的研究第16-18页
     ·氢氧化铁对As(V)的吸附作用第16-17页
     ·Fe_2O_3对As(V)的吸附作用第17页
     ·铁铝氧化物对As(V)的吸附作用第17-18页
     ·MnO_2对As(V)的吸附作用第18页
     ·其他除砷吸附剂第18页
   ·TiO_2纳米管的研究现状第18-21页
     ·TiO_2纳米管的制备方法第19-20页
     ·纳米TiO_2载铁应用研究第20-21页
     ·载铁TiO_2纳米管制备方法第21页
   ·水中砷的检测分析方法第21-23页
     ·新银盐分光光度法第21-22页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第22页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22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生光谱法(ICP-AES)第22页
     ·原子荧光光度法(AFS)第22页
     ·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第22-23页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3-25页
2 实验部分第25-28页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制备方法第26页
     ·TiO_2纳米管的制备第26页
     ·载铁TiO_2纳米管的制备第26页
   ·表征方法第26页
     ·X射线衍射(XRD)第26页
     ·透射电镜分析(TEM)第26页
     ·BET比表面积第26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6页
   ·吸附性能分析第26-27页
     ·吸附实验第26-27页
     ·扩散实验第27页
   ·As(V)浓度分析方法第27-28页
3 载铁TiO_2纳米管的制备及表征第28-33页
   ·载铁TiO_2纳米管的制备第28页
   ·结果与讨论第28-31页
     ·载铁TiO_2纳米管的XRD分析第28-29页
     ·载铁TiO_2纳米管的TEM分析第29-30页
     ·载铁TiO_2纳米管的BET比表面积分析第30-31页
     ·XPS分析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4 载铁TiO_2纳米管对As(V)的吸附性能第33-45页
   ·载铁TiO_2纳米管对低浓度As(V)的吸附第33-39页
     ·低浓度As(V)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第33-35页
     ·不同浸渍液浓度制得的Fe/TNT对低浓度As(V)吸附的影响第35-36页
     ·溶液pH值对低浓度As(V)吸附的影响第36-37页
     ·温度对低浓度As(V)吸附的影响第37-38页
     ·不同吸附剂对低浓度As(V)的吸附第38-39页
   ·载铁TiO_2纳米管对高浓度As(V)的吸附第39-43页
     ·高浓度As(V)在Fe/TNT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第39-40页
     ·pH值对高浓度As(V)吸附的影响第40-41页
     ·不同浸渍液浓度下制备的Fe/TNT对高浓度As(V)的吸附第41-42页
     ·温度对高浓度As(V)吸附的影响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5 共存离子对吸附的影响及Fe/TNT的脱附性能研究第45-49页
   ·实验部分第45页
     ·共存离子对Fe/TNT吸附低浓度As(V)的影响第45页
     ·Fe/TNT的脱附性能研究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48页
     ·共存离子对As(V)吸附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Fe/TNT的脱附性能研究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6 结论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附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功能型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固定CO2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