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越江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分析与施工动态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11-24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大断面越江盾构隧道的特点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 ·盾构隧道设计理论方面 | 第14-19页 |
| ·盾构隧道施工动态模拟方面 | 第19-22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盾构隧道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 第24-47页 |
| ·概述 | 第24-28页 |
| ·衬砌结构设计模型的分类及评析 | 第24-27页 |
| ·衬砌结构计算理论的研究方向 | 第27-28页 |
| ·盾构隧道设计计算模型 | 第28-36页 |
| ·修正惯用模型 | 第28-29页 |
| ·梁─弹簧连续模型 | 第29-32页 |
| ·梁─接头不连续模型模型 | 第32-35页 |
| ·管片环间纵向螺栓剪切模型 | 第35-36页 |
| ·地层抗力与接头刚度的非对称性 | 第36-37页 |
| ·考虑施工荷载的衬砌结构设计方法 | 第37-43页 |
| ·壁后注浆浆液扩散过程分析 | 第38-40页 |
| ·壁后注浆压力计算 | 第40-41页 |
| ·壁后注浆压力分布 | 第41-43页 |
| ·基于荷载─结构法的荷载反分析方法 | 第43-46页 |
| ·荷载反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 ·反分析流程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3章 大断面越江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分析 | 第47-72页 |
| ·工程背景 | 第47-51页 |
| 3 1.1 工程概况 | 第47页 |
| ·水文地质 | 第47-48页 |
| ·设计概况 | 第48-49页 |
| ·工程特点 | 第49-51页 |
| ·隧道衬砌计算分析 | 第51-56页 |
| ·衬砌柔性分析 | 第51页 |
| ·各计算模型分析比较 | 第51-53页 |
| ·复杂地层对内力的影响 | 第53-55页 |
| ·水位变化对内力的影响 | 第55-56页 |
| ·管片接头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6-57页 |
| ·隧道衬砌优化分析 | 第57-60页 |
| ·管片接头力学性态模拟分析 | 第60-71页 |
| ·纵缝接头分析 | 第60-66页 |
| ·环缝接头分析 | 第66-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第4章 大断面越江盾构隧道施工模拟方法 | 第72-88页 |
| ·施工阶段的划分 | 第72-74页 |
| ·施工动态有限元模拟方法 | 第74-78页 |
| ·初始地应力的计算 | 第74-75页 |
| ·开挖释放应力的计算 | 第75-76页 |
| ·地层及结构材料的模拟 | 第76页 |
| ·施工阶段的动态有限元模拟 | 第76-78页 |
| ·注浆型变状态接触界面的模拟方法 | 第78-79页 |
| ·大断面近间距越江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 | 第79-82页 |
| ·实例分析 | 第82-87页 |
| ·模型概况 | 第82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82-87页 |
| ·小结 | 第87-88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 ·结论 | 第88-89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