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0页 |
·概述 | 第12-13页 |
·国内外定位模型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7-18页 |
·论文框架图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QuickBird影像数据及定位模型 | 第20-36页 |
·几种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 | 第20-21页 |
·QuickBird卫星系统 | 第21-24页 |
·QuickBird传感器基本参数 | 第21-22页 |
·QuickBird产品级别 | 第22-23页 |
·影像产品支持文件 | 第23-24页 |
·Basic级影像ISD文件描述 | 第24-25页 |
·QuickBird影像定位模型 | 第25-33页 |
·有理函数模型 | 第25-27页 |
·基于共线方程的物理模型 | 第27-33页 |
·线阵序列定位 | 第33页 |
·本文所用QuickBird的数据描述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物理模型 | 第36-50页 |
·无控制点情况 | 第36-39页 |
·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数据来源 | 第37页 |
·精度检验 | 第37-39页 |
·有控制点情况 | 第39-45页 |
·观测值平差模型 | 第40-41页 |
·光束法平差模型 | 第41-43页 |
·整体平差法 | 第43-44页 |
·定向片法 | 第44-45页 |
·物理模型立体建模 | 第45-49页 |
·数学模型 | 第45-46页 |
·精度测试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RPC模型求解 | 第50-68页 |
·地面相关法(TD:Terrain dependent) | 第50-55页 |
·数学模型 | 第50-52页 |
·正则化参数选取 | 第52-54页 |
·精度测试 | 第54-55页 |
·地面无关法(TI:Terrain indenpent) | 第55-58页 |
·解算步骤 | 第55-56页 |
·数学模型 | 第56-57页 |
·精度测试 | 第57-58页 |
·各来源RPC定位精度比较及结论 | 第58-61页 |
·前方交会定位精度比较 | 第61-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RPC改正模型 | 第68-85页 |
·RPC直接改正法 | 第68-75页 |
·数学模型 | 第68-70页 |
·精度测试 | 第70-75页 |
·RPC间接改正法 | 第75-79页 |
·数学模型 | 第75-76页 |
·精度测试 | 第76-79页 |
·RPC区域网平差 | 第79-83页 |
·数学模型 | 第80-81页 |
·精度测试 | 第81-83页 |
·物理模型和RPC模型地面定位精度比较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地面控制点选取方案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 第85-91页 |
·GCP对地面相关法求解RPC影响 | 第85-88页 |
·GCP数量对TD求解影响 | 第85-86页 |
·GCP精度对TD求解影响 | 第86-88页 |
·GCP分布对RPC改正模型的影响 | 第88-89页 |
·控制点数量对物理模型整体平差结果的影响 | 第89-9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附录A 像元数据文件(imd) | 第97-98页 |
附录B 姿态文件(att) | 第98-99页 |
附录C 星历文件(eph) | 第99-100页 |
附录D 几何校准文件(geo) | 第100-101页 |
附录E RPCOOB文件(rpb) | 第101-102页 |
附录F 物理模型线性插值法主体程序代码(matlab) | 第102-103页 |
附录G 物理模型整体平差主体程序代码(matlab) | 第103-105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