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金融危机概述 | 第11-20页 |
·金融危机的界定 | 第11-12页 |
·市场高速发展,金融体系发生根本改变 | 第11-12页 |
·金融危机表现形式更容易被放大 | 第12页 |
·本次金融危机的主要特点 | 第12-14页 |
·次贷危机本质上是信用危机和道德危机 | 第12-13页 |
·金融危机的传染具有快速性、整体性 | 第13-14页 |
·金融危机的处理具有政府主导性和协调一致性 | 第14页 |
·金融危机传染现象简单分析 | 第14-16页 |
·本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 第16-20页 |
·金融市场过度化发展,金融资产膨胀 | 第16-17页 |
·信用评级机构利益扭曲:导致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失准 | 第17-19页 |
·货币政策监管放松:导致预防性货币政策调控失效 | 第19-20页 |
2 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的破坏性作用及应对措施 | 第20-30页 |
·金融危机对虚拟经济的破坏 | 第20页 |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破坏 | 第20-21页 |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教训 | 第21-26页 |
·金融危机对我国投资的影响 | 第21-23页 |
·金融危机对我国消费的影响 | 第23-25页 |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三大因素将帮助中国较好的应对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 | 第26-27页 |
·中国货币政策的稳健 | 第26-27页 |
·中国存在资本管制 | 第27页 |
·中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 | 第27页 |
·对中国的启示和中国应采取的常规应对举措 | 第27-30页 |
·肯定并继续坚持在金融领域的管制措施 | 第28-29页 |
·外汇投资由投资虚拟资产转向投资实体资产 | 第29页 |
·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以消费的更高增长来应对净出口的下降 | 第29-30页 |
3 中国的“机会” | 第30-42页 |
·对本次金融危机的展望及预后分析—对美元信心的下降是必然的结果 | 第30-32页 |
·本次金融危机暴露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问题 | 第32-34页 |
·美元发行权的国有属性与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相称 | 第32-33页 |
·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的自主性和稳定性受到挑战 | 第33页 |
·浮动汇率制缺少参照物 | 第33页 |
·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决策机制存在重大缺陷 | 第33页 |
·美国不受限制的举债与其偿还之间的不对等 | 第33-34页 |
·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构过程中中国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 第34-42页 |
·中国应该站出来重定世界货币秩序 | 第35-37页 |
·不求人民币成世界货币,但求有稳定的世界货币 | 第37页 |
·提出具体的世界性货币的大胆设想 | 第37-42页 |
4 结语 | 第42-4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