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表情运动捕捉移植的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运动捕捉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机械式运动捕捉 | 第13页 |
·电磁式运动捕捉 | 第13-14页 |
·声学式运动捕捉 | 第14页 |
·光学式运动捕捉 | 第14-15页 |
·人脸建模造型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基于图像的视觉建模 | 第15-16页 |
·基于人脸库的形变模型 | 第16-17页 |
·人脸表情动画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关键侦插值法 | 第17-18页 |
·参数化方法 | 第18-19页 |
·基于伪肌肉变形的方法 | 第19页 |
·基于物理的肌肉模型 | 第19-20页 |
·表情驱动 | 第20页 |
·Morphing方法 | 第20页 |
·表情编码系统 | 第20-21页 |
·本论文所做工作 | 第21-22页 |
·本论文结构安排 | 第22-23页 |
2 面部表情运动数据提取 | 第23-55页 |
·整体结构 | 第23-24页 |
·人脸检测 | 第24-30页 |
·基础知识和历史发展 | 第24-25页 |
·本文所使用的检测方法 | 第25-29页 |
·检测结果 | 第29-30页 |
·眼睛检测 | 第30-38页 |
·基础知识和研究现状 | 第30-34页 |
·本文所使用的方法 | 第34-38页 |
·虹膜检测 | 第38-45页 |
·虹膜的检测背景知识 | 第38-39页 |
·利用颜色信息分割出虹膜区域 | 第39-41页 |
·Hough变换确定瞳孔位置 | 第41-45页 |
·嘴唇检测 | 第45-55页 |
·经典 Snake | 第45-49页 |
·本文所用到的方法 | 第49-55页 |
3 三维人脸模型建模及动画驱动 | 第55-79页 |
·人脸面部生理解剖结构 | 第56页 |
·弹性形变模型 | 第56-70页 |
·基本概念 | 第57-58页 |
·形变模型数学表达 | 第58-60页 |
·基于弹性体变形模型的人脸模型 | 第60页 |
·几何模型数学求解 | 第60-62页 |
·特征点与非特征点的设置 | 第62-66页 |
·模型建立 | 第66-70页 |
·动画驱动概述 | 第70页 |
·眼部的动画 | 第70-75页 |
·总体思想 | 第70-71页 |
·拓扑模型和具体实现 | 第71-75页 |
·嘴部的动画 | 第75-79页 |
·总体思想 | 第75页 |
·拓扑模型和具体实现 | 第75-79页 |
4 不同模型间的表情移植 | 第79-87页 |
·纹理映射 | 第80-82页 |
·模型与纹理的对应 | 第82-83页 |
·模型间的变幻 | 第83-87页 |
5 系统结构与结果 | 第87-93页 |
·系统结构与流程图 | 第87-88页 |
·数据结构 | 第88-90页 |
·结果演示 | 第90-93页 |
6 总结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作者简历 | 第99-10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