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说话人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 说话人的界定 | 第8页 |
(二) 宋代以前“说话人”的发展进程 | 第8-9页 |
(三) 学术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9-10页 |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0-12页 |
一、 宋代说话人所处的社会背景 | 第12-14页 |
(一) 城市商业的繁荣 | 第12页 |
(二) 城市市民人口的增加 | 第12-13页 |
(三) 瓦舍的出现 | 第13-14页 |
二、 宋代说话人的表演 | 第14-18页 |
(一) 表演场所 | 第14-15页 |
(二) 表演时间 | 第15页 |
(三) 表演过程 | 第15页 |
(四) 表演技巧 | 第15-17页 |
(五) 表演内容和话本 | 第17-18页 |
三、 宋代说话人的特点 | 第18-23页 |
(一) 说话人群体的壮大 | 第18-19页 |
(二) 说话人身份的多样性 | 第19页 |
(三) 说话人专业分工更加细致 | 第19-20页 |
(四) 对说话人的管理相对自由 | 第20-22页 |
(五) 说话人是市民文化的主要代表 | 第22-23页 |
四、 宋代说话人的地位和影响 | 第23-26页 |
(一) 地位 | 第23页 |
(二) 影响 | 第23-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后记 | 第30-3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