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岩层移动论文

基于MapX的煤矿开采沉陷预计及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发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1 绪论第15-21页
   ·开采沉陷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开采沉陷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6-17页
   ·开采沉陷软件的发展现状第17-18页
   ·论文的来源以及研究意义第18-19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9-20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1页
2 系统总体设计第21-30页
   ·GIS 设计方法选择第21-22页
   ·开采沉陷数据处理系统第22-23页
     ·信息管理第22页
     ·功能需求第22-23页
     ·性能需求第23页
   ·系统总体设计第23-29页
     ·开发平台介绍第23-25页
     ·开发方法的选择第25-26页
     ·运行环境第26页
     ·功能模块划分第26-28页
     ·数据结构设计第28页
     ·用户界面设计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系统的理论模型第30-57页
   ·开采沉陷预计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0页
   ·系统的预计模型第30-39页
     ·概率积分方法基本原理概述第31页
     ·概率积分法预计模型第31-35页
     ·引入边缘修正的预计模型第35-39页
   ·实测数据处理模型第39-42页
     ·投影改正计算第40页
     ·移动和变形计算模型第40-42页
   ·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模型第42-51页
     ·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基本参数第42-44页
     ·曲线拟合求取预计参数的基本原理第44-45页
     ·下沉预计公式求取预计参数第45-48页
     ·水平移动公式求取预计参数第48-50页
     ·精度评定第50-51页
   ·地表移动盆地边界的确定第51-55页
     ·地表移动盆地边界的划分第51-52页
     ·圈定边界的角值参数第52-53页
     ·确定地表移动盆地各要素的精度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4 系统数据管理和功能实现第57-71页
   ·数据组织第57-59页
     ·数据库概述第57-58页
     ·数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第58-59页
   ·数据库设计第59-60页
   ·数据库管理第60-62页
   ·本系统可视化功能实现第62-70页
     ·移动变形曲线的绘制第63-65页
     ·移动变形等值线的绘制第65-69页
     ·移动变形曲线三维视图的绘制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5 实例分析第71-91页
   ·测区概述第71-73页
     ·测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第71-72页
     ·首采面采矿技术条件第72-73页
   ·测区地表移动观测站设置第73-76页
     ·观测站的布设方案第73-74页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第74-76页
   ·测区地表移动观测成果整理第76-79页
   ·地表移动预计参数和移动参数的求取第79-88页
     ·预计参数的求取第79-84页
     ·移动变形角量参数的求取第84-88页
   ·地表移动变形等值线以及三维视图的显示第88-90页
     ·地表移动变形等值线的输出第88页
     ·地表移动变形三维图的输出第88-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6 结论第91-93页
   ·主要结论第91页
   ·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致谢第96-97页
作者简介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杨庄煤矿煤层倾角变化带锚杆支护技术研究
下一篇:地表移动参数规律研究--以五沟煤矿1013首采工作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