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新编五禽戏结合放松功治疗慢性失眠的研究
目錄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第一部分 理論研究 | 第17-41页 |
1.西醫學對失眠的認識與研究進展 | 第17-29页 |
·失眠的流行病學資料 | 第17-18页 |
·失眠的定義、病因和分型 | 第18-23页 |
·失眠的定義 | 第18页 |
·失眠的病因 | 第18-22页 |
·失眠的分型 | 第22-23页 |
·失眠的發病機制 | 第23页 |
·失眠的診斷與治療 | 第23-29页 |
·失眠的診斷 | 第23-25页 |
·失眠程度分級與檢查評估 | 第25-26页 |
·失眠的治療 | 第26-29页 |
2.祖國醫學對不寐的認識 | 第29-41页 |
·不寐的病名 | 第29页 |
·不寐的病因病機 | 第29-33页 |
·中藥對不寐的防治作用 | 第33-36页 |
·辨證論治 | 第34-35页 |
·中藥專方驗方 | 第35页 |
·中成藥和單味藥 | 第35-36页 |
·針灸對不寐的防治作用 | 第36-38页 |
·推拿對不寐的防治作用 | 第38-39页 |
·導引氣功對不寐的防治作用 | 第39-41页 |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 第41-79页 |
1 臨床資料 | 第41-43页 |
·診斷標準 | 第41-42页 |
·中醫診斷標準 | 第41-42页 |
·西醫診斷標準 | 第42页 |
·病例選擇 | 第42-43页 |
·納入標準 | 第42-43页 |
·排除標準 | 第43页 |
·剔除脫落病例標準 | 第43页 |
·病例來源 | 第43页 |
2.研究方法 | 第43-55页 |
·病例分組 | 第43-44页 |
·治療方法 | 第44-51页 |
·五禽戲結合放鬆功組 | 第44-51页 |
·太極拳結合放鬆功組 | 第51页 |
·步行結合放鬆功組 | 第51页 |
·觀察專案及評定 | 第51-53页 |
·觀察專案 | 第51-52页 |
·臨床療效評定依據 | 第52-53页 |
·統計學處理 | 第53页 |
·一般資料 | 第53-55页 |
·性別 | 第53页 |
·年龄 | 第53-54页 |
·辯證分型 | 第54页 |
·病程 | 第54-55页 |
·病情 | 第55页 |
3.結果 | 第55-60页 |
·治療前後PSQI七因數評分比較,見表4 | 第55-56页 |
·治療前後主要睡眠指標比較,見表5 | 第56-57页 |
·睡眠時間療效比較,見表6 | 第57页 |
·PSQI睡眠品質療效比較,見表7 | 第57-58页 |
·治療前後Epworth困倦指數積分比較,見表8 | 第58页 |
·治療前後焦慮指數(SAS)積分比較,見表9 | 第58-59页 |
·治療前後抑鬱指數(SDS)積分比較,見表10 | 第59-60页 |
4.討論 | 第60-78页 |
·病例的選擇 | 第60页 |
·療效標準及觀察指標的選擇 | 第60-62页 |
·觀察結果的分析 | 第62-63页 |
·五禽戲對本病的作用機理探悉 | 第63-74页 |
·五禽戲的調心調神與治療失眠 | 第64-65页 |
·五禽戲的調氣調息與治療失眠 | 第65-69页 |
·五禽戲的調身調形與治療失眠 | 第69-71页 |
·五禽戲疏經通絡,協調陰陽與治療失眠 | 第71-73页 |
·五禽戲調五臟,安五臟神與治療失眠 | 第73-74页 |
·試驗設計中其他功法對療效的影響 | 第74-76页 |
·放鬆功對失眠的治療作用 | 第74-76页 |
·太極拳對失眠的治療作用 | 第76页 |
·研究過程的品質控制 | 第76-78页 |
·提高病人依從性的措施 | 第76-77页 |
·保證練功品質的措施 | 第77页 |
·保證練功安全的措施 | 第77-78页 |
5.結論 | 第78页 |
6.進一步的工作設想 | 第78-79页 |
參考文獻 | 第79-84页 |
附錄 | 第84-88页 |
附錄1:匹茲堡睡眠品質指數(PSQI) | 第84-86页 |
附錄2:EPWORTH困倦指數 | 第86页 |
附錄3:焦慮自評量表(SAS) | 第86-87页 |
附錄4:抑鬱自評量表(SDS) | 第87-88页 |
致謝 | 第88-89页 |
作者簡介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