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正文 | 第11-59页 |
| 第一章 运气学说概述 | 第11-33页 |
| 1 运气学说源流 | 第11-26页 |
| ·运气学说的形成 | 第12-15页 |
| ·运气学说的发展 | 第15-26页 |
| 2 正确对待运气学说 | 第26-33页 |
| ·推演理论非运气学说的核心 | 第26-28页 |
| ·气化理论是运气学说的核心 | 第28-33页 |
| 3 小结 | 第33页 |
| 第二章 运气学说气化理论 | 第33-39页 |
| 1 气化理论的概念 | 第33-34页 |
| 2 气化理论的内容 | 第34-38页 |
| ·升降出入理论 | 第34-36页 |
| ·从化理论 | 第36-38页 |
| 3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运气学说气化理论与伤寒学的关系 | 第39-52页 |
| 1 运气学说气化理论影响伤寒学的发展 | 第39-45页 |
| ·影响《伤寒论》的成书 | 第39-40页 |
| ·促进六经气化学说的形成 | 第40-45页 |
| 2 伤寒学促进了运气学说气化理论的实践 | 第45-51页 |
| ·促进升降出入理论的实践 | 第45-50页 |
| ·促进从化理论的实践 | 第50-51页 |
| 3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运气学气化理论在《伤寒论》理论研究中的价值 | 第52-59页 |
| 1 以“太过不及”的认识论来研究六经之气化 | 第52-56页 |
| ·“太过不及”的理论内涵 | 第53页 |
| ·对六经气化研究的启示 | 第53-56页 |
| 2 以“升降出入”之理释汗吐下三法 | 第56-58页 |
| ·汗法 | 第56-57页 |
| ·吐法 | 第57页 |
| ·下法 | 第57-58页 |
| 3 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