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债务成因分析与适度规模控制研究--以三门县海游镇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导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第10-14页 |
·研究方案 | 第14-16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6-18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2 村级债务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19-28页 |
·村级债务概念 | 第19-23页 |
·村级债务的内涵 | 第19页 |
·村级债务的主体 | 第19-21页 |
·村级债务的类型 | 第21页 |
·村级债务的特性 | 第21-22页 |
·村级债务的现实作用 | 第22-23页 |
·村级财权与事权 | 第23-24页 |
·相关理论 | 第24-28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4-25页 |
·公共财政理论 | 第25-26页 |
·财政转移支付理论 | 第26页 |
·地方政府事权财权理论 | 第26-28页 |
3 村级债务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28-36页 |
·台州市与三门县的债务情况 | 第29-30页 |
·海游镇调查区域的债务情况 | 第30-36页 |
·村级债务的构成现状 | 第30-31页 |
·各村的收入支出情况 | 第31-32页 |
·村级债务的构成 | 第32-33页 |
·债务化解情况分析及其化解方法 | 第33-36页 |
·债务化解情况分析 | 第33-34页 |
·债务化解的方法 | 第34-36页 |
4 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36-41页 |
·直接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制度原因分析 | 第37-41页 |
·村级组织不是真正意义的村民自治 | 第38-39页 |
·城乡二元结构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平衡 | 第39页 |
·村级组织财权事权不对称 | 第39-41页 |
5 村级债务的适度规模 | 第41-50页 |
·村级债务适度规模的涵义与特征 | 第41-48页 |
·村级债务适度规模的涵义 | 第41页 |
·村级债务适度规模的特征 | 第41-43页 |
·村级债务适度规模衡量的指标体系 | 第43-48页 |
·村级债务规模的控制 | 第48-50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0页 |
·建议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