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 引 论 | 第11-14页 |
| 一、永远的“行魂”——《我的丁一之旅》的叙事精神 | 第14-24页 |
| 1、源头探问:“我”来自哪里?“我”带来了什么?“我”此行的目的? | 第15-17页 |
| 2、形态剖问:“我”是谁?“谁”为行为负责? | 第17-20页 |
| 3、常态盘问:等待救赎的残缺 | 第20-24页 |
| 二、“行魂”的复调阐发——《我的丁一之旅》的叙事策略 | 第24-35页 |
| 1、多重聚焦的叙事情境 | 第24-26页 |
| 2、进退自如的叙事人称 | 第26-28页 |
| 3、伸缩可变的叙事距离 | 第28-29页 |
| 4、找寻式的叙事结构 | 第29-35页 |
| 三、“行魂”情节的寻根 ——《我的丁一之旅》的叙事根源 | 第35-47页 |
| 1、人生的残疾与创作对作家的影响 | 第35-39页 |
| 2、作家对灵魂的寻找探索的历程 | 第39-42页 |
| 3、《我的丁一之旅》的灵魂探索新高度 | 第42-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