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短信的识别与处理
摘要 | 第1-6页 |
SUMMARY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9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研究内容和自己所做工作 | 第7页 |
·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7-9页 |
第二章 GSM网络短消息系统 | 第9-17页 |
·短消息系统 | 第9-14页 |
·短消息系统结构 | 第9-10页 |
·短消息中心网关 | 第10-11页 |
·短消息中心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调度处理策略 | 第12-13页 |
·短消息中心对外接口管理 | 第13页 |
·短消息中心软件 | 第13-14页 |
·垃圾短信 | 第14-17页 |
·垃圾短信的定义及分类 | 第14页 |
·垃圾短信的产生机理 | 第14-15页 |
·垃圾短信的危害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数据挖掘的基础理论 | 第17-23页 |
·概念和定义 | 第17-18页 |
·数据挖掘功能 | 第18-23页 |
·分类和预测 | 第19-21页 |
·聚类分析 | 第21-23页 |
第四章 数据挖掘在垃圾短信识别与处理中的应用 | 第23-35页 |
·概述 | 第23-24页 |
·决策树 | 第23-24页 |
·聚类分析 | 第24页 |
·垃圾短信的识别 | 第24-27页 |
·普通短消息监控处理流程 | 第24-25页 |
·垃圾短信的识别方法 | 第25-27页 |
·采用数学方法对垃圾短信的识别与处理过程 | 第27-31页 |
·数据准备及数据预处理 | 第27-29页 |
·模型建立及规则提取 | 第29-31页 |
·垃圾短信处理的逻辑结构 | 第31-35页 |
·短消息监控系统 | 第31-32页 |
·软件架构 | 第32-34页 |
·系统实现原理 | 第34-35页 |
第五章 问题的总结与展望 | 第35-36页 |
·总结 | 第35页 |
·研究展望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