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以贵州开阳磷矿马路坪矿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本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1-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5-28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5-20页 |
| ·地理位置 | 第15-16页 |
| ·气象、水文 | 第16-17页 |
| ·地形、地貌 | 第17-20页 |
| ·矿区地质条件 | 第20-25页 |
| ·地层 | 第20-22页 |
| ·地质构造 | 第22-24页 |
| ·地震 | 第24页 |
|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4页 |
| ·矿层特征 | 第24-25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5-26页 |
| ·生态环境现状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第28-37页 |
| ·开阳磷矿水文地质特征 | 第28-30页 |
| ·含水类型 | 第28页 |
|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第28-29页 |
| ·矿床充水特征 | 第29-30页 |
| ·马路坪矿岩溶发育特征 | 第30-31页 |
| ·岩溶发育情况 | 第30页 |
| ·岩溶发育特征 | 第30-31页 |
| ·开采前马路坪矿水文地质特征 | 第31-33页 |
| ·开采前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 第32页 |
| ·开采前的充水特征 | 第32-33页 |
| ·马路坪矿段开采后水文地质特征 | 第33-35页 |
| ·含水层结构 | 第33-34页 |
| ·开采后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第34-35页 |
|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35-36页 |
| ·矿区环境地质条件 | 第36-37页 |
| ·井巷围岩 | 第36页 |
| ·地表变形对环境地质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水均衡分析 | 第37-52页 |
| ·水均衡法的应用 | 第37-38页 |
| ·基本概念 | 第37页 |
| ·水均衡法计算原理 | 第37页 |
| ·计算步骤 | 第37-38页 |
| ·开采前水均衡分析 | 第38页 |
| ·开采条件下水均衡分析 | 第38-43页 |
| ·均衡区内水文地质单元的确定 | 第38-41页 |
| ·均衡期的确定 | 第41页 |
| ·均衡要素的确定 | 第41-42页 |
| ·均衡方程的建立 | 第42-43页 |
| ·均衡要素分析计算 | 第43-49页 |
| ·均衡区内补给项分析计算 | 第43-49页 |
| ·均衡区内排泄项分析计算 | 第49页 |
| ·水均衡分析 | 第49-52页 |
| 第五章 开采对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52-56页 |
| ·改变了地表与地下水流转化关系 | 第52页 |
| ·矿坑水循环复杂化 | 第52页 |
| ·开采对含水层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对降水入渗及水土沙化的影响 | 第53页 |
|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53-5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59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建议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附‘录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