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SUMMARY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9-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4页 |
·试验的目的意义 | 第12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紫花苜蓿栽培与利用 | 第12-13页 |
·紫花苜蓿的引种研究 | 第13-14页 |
·苜蓿选育概况 | 第14-18页 |
·苜蓿营养成分的研究 | 第18-19页 |
·鲜干比和茎叶比 | 第19-20页 |
·再生特性及生长速度 | 第20-21页 |
·不同苜蓿品种的抗性生理 | 第21-22页 |
·苜蓿品种的光合特性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验研究的材料和试验地概况 | 第24-25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试验设计 | 第25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5-27页 |
·测定指标 | 第25页 |
·测定方法 | 第25-27页 |
·统计方法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8-43页 |
·发芽出苗及苗期生长情况 | 第28页 |
·不同品种的生长速度及再生能力和产量 | 第28页 |
·鲜干比,茎叶比测定 | 第28-30页 |
·不同品种的物候期,越冬率和越夏率 | 第30-31页 |
·不同品种的营养成分分析 | 第31-32页 |
·粗蛋白质(CP) | 第31页 |
·粗脂肪(EE) | 第31页 |
·中性洗涤纤维(NDF) | 第31页 |
·酸性洗涤纤维(ADF) | 第31-32页 |
·粗灰分(CA) | 第32页 |
·不同时期脯氨酸含量的比较 | 第32-33页 |
·不同部位脯氨酸含量的比较 | 第33-34页 |
·叶绿素含量变化比较 | 第34-36页 |
·控光条件下瞬时光合生理指标比较 | 第36-40页 |
·光合速率的比较分析 | 第36-37页 |
·蒸腾速率的比较分析 | 第37页 |
·水分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 第37-38页 |
·胞间C02 浓度的比较分析 | 第38页 |
·气孔导度的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饱和蒸汽压的比较分析 | 第39-40页 |
·叶面温度的比较分析 | 第40页 |
·部分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比较 | 第40-43页 |
·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特征 | 第40-42页 |
·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3-47页 |
·发芽出苗及苗期生长情况 | 第43-44页 |
·不同品种的生长速度及再生能力和产量 | 第43页 |
·鲜干比,茎叶比测定 | 第43页 |
·不同品种的物候期,越冬率和越夏率及耐热耐湿性 | 第43-44页 |
·不同品种的营养成分 | 第44页 |
·生理生化指标 | 第44-45页 |
·光合生理指标 | 第45-47页 |
·越夏的3 个品种与柱花草的部分控光条件下光合生理指标 | 第45-46页 |
·越夏的三个品种与柱花草的部分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导师简介 | 第57-58页 |
个人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