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R-3000的上肢康复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上肢康复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上肢康复系统介绍 | 第10-11页 |
·上肢康复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现有的上肢康复系统 | 第11-13页 |
·上肢康复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内容概要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基于SR-3000的上肢数据获取 | 第15-29页 |
·SR-3000介绍 | 第15-18页 |
·SR-3000外观 | 第15页 |
·TOF测量原理 | 第15-17页 |
·SR-3000结构框图 | 第17页 |
·SR-3000工作方式 | 第17-18页 |
·数据获取 | 第18-20页 |
·获取数据流程 | 第18页 |
·线程控制 | 第18-20页 |
·灰度图 | 第20-22页 |
·OpenCV灰度图 | 第20-21页 |
·阂值处理 | 第21-22页 |
·三维图 | 第22-27页 |
·RGB、HSV颜色空间 | 第22-23页 |
·HSV转换成RGB的方法 | 第23页 |
·绘制三维图 | 第23-24页 |
·消除锯齿 | 第24-25页 |
·三维显示图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上肢骨架获取 | 第29-43页 |
·人体模型 | 第29-32页 |
·多刚体模型 | 第29-30页 |
·棒状人模型 | 第30-31页 |
·HNT模型 | 第31-32页 |
·HNT模型、上肢标定 | 第32-37页 |
·头部标定 | 第32-33页 |
·颈部和躯干标定 | 第33-34页 |
·上肢标定 | 第34-37页 |
·获取上肢骨架 | 第37-41页 |
·手末端点获取 | 第37-39页 |
·肘关节点获取 | 第39-40页 |
·上肢骨架结果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肩关节活动度检测 | 第43-51页 |
·人体生理结构 | 第43-44页 |
·基本轴与基准切面 | 第43页 |
·人体关节、环节和其运动形式 | 第43-44页 |
·肩关节活动度计算 | 第44-50页 |
·运动种类 | 第44-45页 |
·活动度的计算方法 | 第45-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肩周炎康复训练 | 第51-61页 |
·肩周炎 | 第51-54页 |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 | 第51-52页 |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 | 第52页 |
·康复训练方法 | 第52-54页 |
·在SR-3000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 | 第54-60页 |
·训练动作 | 第54-55页 |
·训练方法 | 第55-57页 |
·实验结果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