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税法论文

我国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纳税人信赖利益的基本问题分析第11-18页
 (一) 纳税人信赖利益的内涵第11-15页
  1. 信赖与信赖利益第11-12页
  2. 纳税人信赖利益的性质分析第12-15页
 (二) 纳税人信赖利益的构成要件第15-18页
  1. 存在信赖基础第15-16页
  2. 足以引起纳税人的信赖第16-18页
  3. 纳税人具有一定的信赖表现第18页
二、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之依据第18-25页
 (一) 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之理论依据第18-23页
  1. 诚实信用原则说第19-20页
  2. 法律安定性原则说第20-21页
  3. 基本权利说第21-22页
  4. 法治原则说第22-23页
 (二) 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之现实依据第23-25页
  1. 实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均衡之路径第23-24页
  2. 有利于纳税效率的提高和税收秩序的维护第24-25页
  3. 增加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信任度,有利于诚信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第25页
三、各国对纳税人信赖保护的方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25-31页
 (一) 各国对纳税人信赖保护的方式第25-30页
  1. 实体性保护与程序性保护第25-28页
  2. 存续性保护与财产性保护第28-30页
 (二) 对我国的启示第30-31页
  1. 实体性保护与程序性保护兼具,特别注意程序性保护的运用第30页
  2. 在权衡个体信赖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强调个体信赖利益的重要性第30-31页
  3. 财产性保护的形式应当多样化第31页
四、我国纳税人信赖利益之保护第31-44页
 (一) 我国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之现状第31-34页
  1. 我国现行行政法中关于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的规定第32-33页
  2. 我国现行税法中有关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的规定第33-34页
 (二) 我国纳税人信赖利益缺乏保护的原因第34-36页
  1. 我国对信赖保护研究起步晚,法律依据不充分第34-35页
  2. 我国在私权与公权的抗衡中,公权仍处于强势地位第35页
  3. 纳税人在信赖利益方面缺乏保护意识第35-36页
 (三) 我国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之实现机制第36-44页
  1. 实体上的保护机制第36-38页
  2. 程序上的保护机制第38-42页
  3. 意识上,需注重调动纳税人及税收中介机构的积极性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董事自我交易的法律规制--董事损害公司利益赔偿纠纷案
下一篇:股东派生诉讼诉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