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我国检察机关侦查权控制的基本问题 | 第10-20页 |
(一) 我国检察机关侦查权控制的依据 | 第10-12页 |
1. 理论依据 | 第10-11页 |
2. 实践依据 | 第11-12页 |
(二) 我国检察机关侦查权控制的原则 | 第12-14页 |
1. 全面控制原则 | 第12-13页 |
2. 比例性原则 | 第13页 |
3. 多元控制原则 | 第13-14页 |
(三) 我国检察机关侦查权控制的模式 | 第14-20页 |
1. 外国控制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14-18页 |
2. 我国检察侦查权的特点及其对控制模式的影响 | 第18-20页 |
二、我国检察机关侦查权控制的现状 | 第20-30页 |
(一) 我国检察机关侦查权控制的立法评析 | 第20-25页 |
1. 控制的主体和内容 | 第21-23页 |
2. 控制的手段和方式 | 第23-25页 |
(二) 我国检察机关侦查权控制的实践分析 | 第25-30页 |
1. 检察机关对于完善检察侦查权控制机制的实践探索 | 第25-27页 |
2. 对职务犯罪案件撤案、不诉率等指标的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3. 人民监督员制度实证考察 | 第28-30页 |
三、我国检察机关侦查权控制体系的构建 | 第30-40页 |
(一) 建立以上级检察机关为主的控制模式 | 第31-34页 |
1. 理由说明 | 第31-33页 |
2. 程序安排 | 第33-34页 |
(二) 改进本级检察机关的内部制约 | 第34-35页 |
(三) 逐步确立和强化法院的司法控制 | 第35-37页 |
1. 司法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 第35-36页 |
2. 司法控制的重点 | 第36-37页 |
(四) 充实辩方的诉讼权利 | 第37-40页 |
1. 明确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权 | 第38页 |
2. 保障辩方的异议权和申请救济权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