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2页 |
·文种识别技术的历史和发展 | 第12-15页 |
·基于 OCR 的文种识别方法 | 第12-13页 |
·非 OCR 的文种识别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内容与重点 | 第15-16页 |
·技术难点与创新点 | 第16页 |
·论文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文种识别相关的基础理论与技术 | 第18-24页 |
·文本行切分 | 第18页 |
·单词及连通域的分割 | 第18-19页 |
·单词分割 | 第18页 |
·连通域分割 | 第18-19页 |
·常用特征提取方法 | 第19-20页 |
·统计特征提取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构特征提取法 | 第20页 |
·纹理特征提取法 | 第20页 |
·小波分析 | 第20-23页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20-21页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21页 |
·多分辨分析 | 第21页 |
·Mallat 算法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特征提取与特征选择 | 第24-34页 |
·引言 | 第24页 |
·基本概念 | 第24页 |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特征提取方法 | 第24-33页 |
·统计特征提取 | 第24-30页 |
·纹理特征提取 | 第30-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文种识别中的判决方法研究 | 第34-45页 |
·模式识别方法概述 | 第34-35页 |
·统计模式识别 | 第35-44页 |
·线性判别函数 | 第36-37页 |
·最小距离判决法 | 第37页 |
·最近邻域分类法 | 第37-38页 |
·非线性判别函数 | 第38页 |
·支持向量机判决法 | 第38-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东南亚文种识别算法研究 | 第45-56页 |
·基于多特征、多判决准则融合的东南亚文种识别的树形分类器设计 | 第45-46页 |
·树形分类器 | 第45-46页 |
·基于多特征、多判决准则融合的东南亚文种识别的树形分类器设计 | 第46页 |
·东南亚五种文种识别算法设计 | 第46-49页 |
·基于统计特征的文种分类 | 第46-47页 |
·基于纹理特征的文种分类 | 第47-48页 |
·东南亚五种文种识别算法设计 | 第48-49页 |
·东南亚和基于汉字的亚洲混合的八种文种识别算法 | 第49-52页 |
·东南亚、基于汉字的亚洲文种和欧洲混合的十二种文种识别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基于文种识别的筛选检索系统设计 | 第56-61页 |
·基于文种识别的测试系统设计 | 第56页 |
·基于文种识别的系统性能测试 | 第56-59页 |
·东南亚五种文种分类识别系统测试 | 第56-58页 |
·东南亚和基于汉字的亚洲混合的八种文种识别系统测试 | 第58-59页 |
·东南亚、基于汉字的亚洲文种和欧洲混合的十二种文种识别系统测试 | 第59页 |
·基于文种识别的筛选检索系统设计 | 第59-60页 |
·性能分析 | 第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