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11页 |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附录清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38页 |
第一节 四氢呋喃及其降解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四氢呋喃理化性质 | 第17页 |
·四氢呋喃的应用 | 第17-18页 |
·国内外四氢呋喃的生产和消耗 | 第18-19页 |
·四氢呋喃生理毒性以及生态毒理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四氢呋喃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未知功能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 第25-33页 |
·简并PCR在未知功能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染色体步移研究进展 | 第27-33页 |
第三节 微生物生物技术在含有机污染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33-36页 |
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36-3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6-3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7-38页 |
第二章 四氢呋喃降解菌YYL的分离鉴定和生长特性研究 | 第38-51页 |
1 引言 | 第3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样品采集 | 第38页 |
·培养基与试剂 | 第38-39页 |
·THF气相色谱测定条件 | 第39页 |
·THF降解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第39-41页 |
·分离菌株的THF降解特性初步研究 | 第41页 |
·仪器 | 第41-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9页 |
·THF降解菌株的分离 | 第42页 |
·分离菌株的形态观察 | 第42-44页 |
·生理生化鉴定 | 第44页 |
·抗生素抗性实验 | 第44-45页 |
·碳源利用 | 第45页 |
·分离菌株16S rDNA的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 第45-46页 |
·相近种之间的生理生化比较 | 第46-47页 |
·菌株YYL的生长特性 | 第47页 |
·分离菌株降解THF特性初步研究 | 第47-4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菌株YYL降解四氢呋喃的条件优化 | 第51-65页 |
1 引言 | 第51-5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2-56页 |
·基础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52页 |
·溶解氧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52页 |
·接种量对菌株生长和THF降解的影响 | 第52页 |
·培养基初始pH对菌株生长和THF降解的影响 | 第52-53页 |
·培养基组成单因素试验 | 第53页 |
·微量元素筛选 | 第53-55页 |
·响应面分析 | 第55-56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64页 |
·THF挥发性测定 | 第56-57页 |
·溶解氧对菌株生长影响 | 第57页 |
·接种量对菌株生长和THF降解的影响 | 第57-58页 |
·培养基初始pH值对菌株生长和THF降解的影响 | 第58页 |
·氮源选择 | 第58-59页 |
·NH_4Cl浓度对菌株生长和THF降解的影响 | 第59-60页 |
·酵母膏浓度对菌株生长和THF降解的影响 | 第60页 |
·微量元素试验 | 第60-61页 |
·响应面优化 | 第61-63页 |
·优化验证 | 第63-64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Rhodococcus sp.YYL中THF降解多组分单加氧酶基因簇克隆 | 第65-91页 |
引言 | 第65-66页 |
第一节 利用CODEHOP PCR克隆THF降解单加氧酶部分序列 | 第66-7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6-69页 |
·基因组提取方法的改进 | 第66页 |
·CODEHOP PCR引物设计 | 第66-68页 |
·PCR扩增体系及反应条件 | 第68页 |
·PCR产物凝胶检测 | 第68页 |
·试剂 | 第68-69页 |
·仪器 | 第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2页 |
·红球菌基因组的提取 | 第69-70页 |
·CODEHOP引物设计 | 第70-71页 |
·PCR扩增 | 第71-72页 |
·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72页 |
·本节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二节 TAIL PCR扩增侧翼序列 | 第73-7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3-75页 |
·基因组提取 | 第73页 |
·TAIL PCR引物设计 | 第73-74页 |
·TAIL PCR扩增程序 | 第74页 |
·序列拼接 | 第74页 |
·Northern杂交验证 | 第74-7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5-77页 |
·下游未知序列的TAIL PCR扩增 | 第75页 |
·TAIL PCR非特异性扩增的检验 | 第75-76页 |
·上游未知序列的TAIL PCR扩增 | 第76-77页 |
·序列拼接 | 第77页 |
·Northern杂交验证 | 第77页 |
·本节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三节 THF降解多组分单加氧酶未知亚基基因及侧翼序列克隆 | 第78-8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8-79页 |
·引物设计 | 第78页 |
·PCR扩增体系以及反应条件 | 第78-79页 |
·PCR扩增序列的测序 | 第79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9-80页 |
·NADH氧化还原酶基因扩增 | 第79页 |
·THF降解多组分单加氧酶B和C亚基基因扩增 | 第79页 |
·琥珀酸半醛脱氢酶和醛脱氢酶基因扩增 | 第79-80页 |
·本节小结 | 第80页 |
第四节 扩增基因以及编码蛋白序列分析 | 第80-9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0-81页 |
·核酸序列拼接 | 第80页 |
·核酸序列分析 | 第80页 |
·开放阅读框编码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80页 |
·THF降解多组分单加氧酶各亚基功能域分析 | 第80-81页 |
·THF降解多组分单加氧酶进化分析 | 第8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1-87页 |
·核酸序列拼接和ORF识别 | 第81-84页 |
·THF降解多组分单加氧酶各亚基氨基酸序列基本性质分析 | 第84页 |
·THF降解多组分单加氧酶各亚基疏水性分析 | 第84-85页 |
·THF降解多组分单加氧酶各亚基跨膜性分析 | 第85-86页 |
·THF降解多组分单加氧酶各亚基功能域分析 | 第86-87页 |
·THF降解多组分单加氧酶的进化分析 | 第87页 |
·本节小结 | 第87-91页 |
第五章 THF对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以及THF降解菌的反应器应用研究 | 第91-124页 |
引言 | 第91-92页 |
第一节 THF对活性污泥急性毒性研究 | 第92-10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2-97页 |
·污泥来源以及人工污水组成 | 第92页 |
·实验设计 | 第92页 |
·总有机碳、THF浓度以及pH变化 | 第92页 |
·THF对污泥中酶活影响测定 | 第92-95页 |
·THF对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测定 | 第95页 |
·THF对污活性泥中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DGGE分析 | 第95-97页 |
·仪器 | 第97页 |
·数据分析 | 第9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6页 |
·THF浓度变化 | 第97-98页 |
·不同THF浓度下溶液pH变化 | 第98页 |
·THF对总有机碳(TOC)去除的影响 | 第98-99页 |
·THF对活性污泥中酶活性影响 | 第99-102页 |
·THF对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THF对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DGGE分析 | 第103-106页 |
·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二节 Rhodococcus sp.YYL在反应器中的定植与含THF废水处理应用 | 第107-1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7-110页 |
·实验装置与流程 | 第107页 |
·接种污泥 | 第107-108页 |
·分析监测项目与方法 | 第108-109页 |
·Rhodococcus sp.YYL在反应器中的定植研究 | 第109页 |
·不同运行参数对含THF废水处理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0-122页 |
·反应器运行的阶段 | 第110-111页 |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活性污泥混合液悬浮固体物变化 | 第111页 |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酶活性变化 | 第111-113页 |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变化 | 第113-114页 |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微生物相的观察 | 第114-115页 |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 | 第115-118页 |
·THF降解单加氧酶基因片段扩增验证Rhodococcus sp.YYL在反应器内的存在 | 第118-119页 |
·反应器降解THF条件优化 | 第119-122页 |
·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六章 论文总结 | 第124-127页 |
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124-125页 |
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5-126页 |
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7页 |
附录 | 第137-147页 |
附录1 | 第137-138页 |
附录2 | 第138-142页 |
附录3 | 第142-144页 |
附录4 | 第144-147页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撰写与发表及获奖情况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