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衢州电力光纤通信网智能光网络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17页
   ·课题背景及立题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智能光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现状第13-15页
     ·智能光网络技术第13页
     ·国外智能光网络技术发展情况第13-14页
     ·国内智能光网络技术发展情况第14-15页
   ·课题目标第15页
     ·课题指导思想和原则第15页
     ·主要研究工作第15页
   ·研究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第15-17页
     ·标准协议不确定性第15-16页
     ·设备、标准的成熟度和互联互通问题第16页
     ·ASON与现有的光传输网络融合问题第16-17页
2 衢州电力MSTP传输网介绍及通信业务需求分析第17-31页
   ·MSTP技术产生背景第17-18页
   ·衢州电力光纤传输网络建设情况简介第18-21页
   ·主要数据业务结构第21-25页
     ·自动化数据网结构第21-23页
     ·信息数据网第23-24页
     ·数据通信传输平台第24-25页
   ·价值评价第25页
   ·十一五规划通信业务需求情况分析第25-28页
     ·电力系统业务分类第25-26页
     ·十一五规划实时业务带宽配置原则第26-27页
     ·十一五规划非实时业务带宽配置第27页
     ·十一五规划电信支撑网业务带宽配置第27-28页
   ·十二五规划主要通信用户业务需求分析第28-30页
     ·自动化IP业务主干网业务需求总体原则第28-29页
     ·信息IP业务需求总体原则第29页
     ·无人值守变电所图像监控业务第29页
     ·其他新的通信业务需求第29-30页
   ·ASON技术引入电力通信网第30-31页
3 智能光网络(ASON)技术第31-42页
   ·ASON的技术特点第31-32页
   ·ASON的体系结构第32-35页
     ·控制平面第33页
     ·传送平面第33页
     ·管理平面第33-34页
     ·数据通信网第34页
     ·ASON的3种接口第34-35页
     ·ASON支持的3类连接第35页
   ·ASON的国际标准化情况第35-39页
     ·ITU-T第36-37页
     ·IETF第37-38页
     ·OIF第38页
     ·TMF第38-39页
   ·ASON的国内标准化情况第39页
   ·ASON技术和标准的成熟度第39-40页
   ·ASON设备的现状第40-42页
     ·传送层面第40页
     ·控制平面第40页
     ·管理平面第40页
     ·保护恢复第40-42页
4 电力通信网引入ASON策略分析第42-54页
   ·电力光纤通信网引入ASON必要性分析第42-43页
     ·衢州电力光纤传输系统的特点第42页
     ·光纤传输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第42-43页
   ·电力光纤通信网引入ASON可行性分析第43-44页
     ·传输网业务发展情况第43页
     ·业务网的组织情况第43-44页
     ·光缆资源第44页
     ·设备、标准的成熟度和互联互通问题第44页
     ·ASON网络规模第44页
   ·电力光纤通信网引入ASON多层次技术分析第44-49页
     ·网络模型分析第44-46页
     ·通信业务流量流向分析第46-47页
     ·保护和恢复方式的选择第47页
     ·QOS等级及通信业务保护恢复等级分析第47-48页
     ·控制平面的实现方式第48-49页
     ·ASON设备选型第49页
   ·ASON与IP网络的关系第49-51页
   ·IP OVER ASON的技术优势第51-52页
     ·ASON可以为IP网络提供小于50 ms的保护第51页
     ·IP over ASON可以降低IP网络成本第51页
     ·ASON可以提高IP业务QoS第51-52页
     ·ASON可以提供UNI接口实现带宽动态调整第52页
   ·ASON与现有的光传输网络融合问题探讨第52-54页
5 ASON在我局光纤通信网应用设计第54-62页
   ·ASON设计原则第54页
   ·衢州电力局ASON网的网络拓扑设计第54-60页
     ·ASON节点选择及网络拓扑模型设计第54-55页
     ·MSTP汇聚层拓扑模型设计第55-59页
     ·衢州电力ASON网络拓扑图第59-60页
   ·ASON节点硬件设计第60-61页
   ·业务接入模型及保护设计第61页
   ·网管设计时钟设计第61-6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结论第62页
   ·展望第62-64页
     ·传输线路规划、建设提前向网格状发展第62页
     ·采购新设备时,要考虑设备向ASON的升级能力第62页
     ·在制订传输系统规划方案时,提前考虑ASON升级因素第62-63页
     ·调整全网业务颗粒度,为ASON做好准备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作者简历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功率密度空间电源单元的研究
下一篇:浙江省电信七号信令监测系统的分析应用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