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结构论文

手机信号屏蔽器电磁辐射影响评估系统的研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页
   ·手机信号屏蔽器的工作原理第12-13页
   ·手机信号屏蔽器电磁辐射的危害第13页
   ·电磁辐射标准第13-14页
   ·课题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4-16页
第二章 时域有限差分法概述第16-25页
   ·FDTD的基本原理第16-21页
     ·Yee网格的介绍第16-17页
     ·Maxwell旋度方程的有限差分表示第17-21页
   ·一般边界条件与吸收边界条件第21-23页
     ·吸收边界条件第21-23页
     ·一般边界条件第23页
   ·数值的稳定性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基于FDTD算法的程序设计第25-39页
   ·900MHz空间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第25-32页
     ·手机信号屏蔽器模型的建立第25-26页
     ·考场教室模型的建立第26-27页
     ·网格参数设置第27-29页
     ·选用和设置激励源第29-31页
     ·边界条件设置第31页
     ·计算结果保存第31-32页
   ·程序设计流程图第32页
   ·1.8GHz下空间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第32-34页
     ·模型的建立第32-33页
     ·参数设置第33-34页
   ·阻抗测量第34-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9-55页
   ·引言第39-40页
   ·900MHz下仿真结果第40-46页
     ·屏蔽器位于M点时场强分布第40-41页
     ·屏蔽器位于L点时场强分布第41-43页
     ·屏蔽器位于Z点时场强分布第43-44页
     ·屏蔽器位于R点时场强分布第44-45页
     ·屏蔽器位于W点时场强分布第45-46页
   ·1.8GHz下仿真结果第46-51页
     ·屏蔽器位于M点时场强分布第46-47页
     ·屏蔽器位于L点时场强分布第47-48页
     ·屏蔽器位于Z点时场强分布第48-49页
     ·屏蔽器位于R点时场强分布第49-50页
     ·屏蔽器位于W点时场强分布第50-51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51-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系统界面的设计第55-68页
   ·VB调用XFDTD的方法第55-56页
   ·系统界面设计第56-67页
     ·设置模型参数界面第57-60页
     ·运行计算界面第60-61页
     ·查看结果界面第61-67页
   ·自定义建模第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实地测量第68-87页
   ·实地测量第68-69页
   ·900MHz下测量结果第69-74页
     ·屏蔽器位于M点时场强分布第69-70页
     ·屏蔽器位于L点时场强分布第70-71页
     ·屏蔽器位于Z点时场强分布第71-72页
     ·屏蔽器位于R点时场强分布第72-73页
     ·屏蔽器位于W点时场强分布第73-74页
   ·1.8GHz下测量结果第74-79页
     ·屏蔽器位于M点时场强分布第74-75页
     ·屏蔽器位于L点时场强分布第75-76页
     ·屏蔽器位于Z点时场强分布第76-77页
     ·屏蔽器位于R点时场强分布第77-78页
     ·屏蔽器位于W点时场强分布第78-79页
   ·900MHz下计算结果误差第79-82页
     ·屏蔽器位于M点时计算误差分布第79-80页
     ·屏蔽器位于L点时计算误差分布第80-81页
     ·屏蔽器位于Z点时计算误差分布第81页
     ·屏蔽器位于R点时计算误差分布第81-82页
     ·屏蔽器位于W点时计算误差分布第82页
   ·1.8GHz下计算结果误差第82-85页
     ·屏蔽器位于M点时计算误差分布第82-83页
     ·屏蔽器位于L点时计算误差分布第83-84页
     ·屏蔽器位于Z点时计算误差分布第84页
     ·屏蔽器位于R点时计算误差分布第84-85页
     ·屏蔽器位于W点时计算误差分布第85页
   ·误差分析第85-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7章 结论第87-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附录1 发表论文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郑州联通GSM网络寻呼成功率优化研究
下一篇:太赫兹波段金属双柱异向介质的液晶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