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9页 |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物业空间布局 | 第14-15页 |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运营模式 | 第15-16页 |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 | 第16-17页 |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物业价值增值模型 | 第17-19页 |
·关于轨道交通与物业联合开发政策建议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9-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21页 |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融资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1-30页 |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21-24页 |
·政府融资及政府经营模式 | 第21-22页 |
·政府投资、市场化运作 | 第22页 |
·项目融资与特许经营模式模式 | 第22-23页 |
·多元化融资和市场运营模式 | 第23-24页 |
·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融资模式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的演变规律 | 第25-26页 |
·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融资模式是必然趋势 | 第26页 |
·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融资模式的可行性 | 第26-30页 |
·物业增值效应 | 第26-27页 |
·外部收益还原理论 | 第27-28页 |
·香港"地铁+物业"融资模式的成功经验 | 第28-30页 |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融资模式的特点 | 第30-42页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改变物业开发模式 | 第30-34页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会增加物业开发强度 | 第30-32页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会影响物业开发布局 | 第32-34页 |
·城市轨道交通与物业联合开发 | 第34-38页 |
·综合开发模式 | 第34-36页 |
·自行开发模式 | 第36-37页 |
·外包开发模式 | 第37-38页 |
·拍卖出售模式 | 第38页 |
·城市轨道交通与物业的一体化经营 | 第38-42页 |
·政府自行管理模式 | 第39页 |
·委托运营管理模式 | 第39-40页 |
·租赁经营模式 | 第40页 |
·特许经营模式 | 第40-42页 |
第4章 城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融资模式借鉴 | 第42-46页 |
·香港"地铁+物业"融资模式 | 第42-43页 |
·广州地铁融资模式 | 第43-44页 |
·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模式 | 第43页 |
·广州地铁融资模式的优点 | 第43页 |
·广州地铁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深圳地铁融资模式 | 第44-46页 |
第5章 武汉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融资模式的选择与设计 | 第46-54页 |
·武汉市轨道交通现有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投资主体和融资方式单一 | 第46页 |
·商业化经验不足 | 第46-47页 |
·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投融资政策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 | 第47页 |
·武汉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融资模式的选择 | 第47-50页 |
·第一阶段:政府主导的负债型投融资方式 | 第47-48页 |
·第二阶段:有选择地采用政府投资下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 第48页 |
·第三阶段:有引导地采用项目融资 | 第48页 |
·第四阶段:实现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融资模式 | 第48-50页 |
·武汉市轨道交通物业开发融资方案的设计 | 第50-54页 |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与物业联合开发模式 | 第50-52页 |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与物业一体化经营模式 | 第52-54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全文总结 | 第54页 |
·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第60-61页 |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附录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