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我国电气化铁道的发展现状 | 第11页 |
·我国牵引供电系统的特点 | 第11-12页 |
·国外牵引供电系统概况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基于无源对称补偿技术的同相供电系统 | 第14-15页 |
·基于有源对称补偿技术的同相供电系统 | 第15-16页 |
·基于无源与有源补偿相结合的混合补偿装置的同相供电系统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采用特殊变压器和采用常规变压器优劣 | 第20-29页 |
·特殊变压器在无源对称补偿下的优势 | 第20-23页 |
·特殊与常规变压器在有源对称补偿时优劣 | 第23-27页 |
·三者的功率关系分析 | 第24页 |
·最小设备容量与端口接线角的关系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常规变压器在有源对称补偿时优选 | 第29-51页 |
·变压器的容量及其利用率比较 | 第29-40页 |
·全补偿时三类接线变压器的容量利用率比较 | 第29-31页 |
·考虑补偿时三类接线变压器的容量利用率比较 | 第31-40页 |
·三类常规变压器构建的同相供电系统特性比较 | 第40-49页 |
·YNd11同相供电系统仿真 | 第41-44页 |
·Scott同相供电系统仿真 | 第44-46页 |
·Vv同相供电系统仿真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平衡变换装置的选择 | 第51-64页 |
·平衡变换装置的几种形式 | 第51-53页 |
·背靠背结构的平衡变换装置 | 第51-52页 |
·三桥臂结构的平衡变换装置 | 第52页 |
·四桥臂结构的平衡变换装置 | 第52-53页 |
·不同形式的平衡变换装置特性分析 | 第53-59页 |
·容量利用率的比较 | 第54-57页 |
·平衡性的比较 | 第57-58页 |
·直流侧电压选取的比较 | 第58-59页 |
·平衡变换装置与变压器如何组合最优 | 第59-61页 |
·当仅补偿负序时 | 第59-60页 |
·完全补偿时 | 第60-61页 |
·平衡变换装置的控制策略比较 | 第61-63页 |
·采用三桥臂结构的平衡变换装置控制策略 | 第61-62页 |
·采用背靠背结构的平衡变换装置控制策略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