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前言 | 第9-15页 |
| 第一章 类风湿关节炎的SNP背景研究进展(综述) | 第15-31页 |
| 1.SNP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 ·SNP的概念 | 第15-16页 |
| ·SNP的特点 | 第16页 |
| ·SNP研究价值和应用 | 第16-18页 |
| ·SNP与疾病病因研究 | 第16-17页 |
| ·SNP与药物基因组学 | 第17-18页 |
| ·SNP与人类进化史研究 | 第18页 |
| ·SNP的应用 | 第18-19页 |
| ·SNP研究的新型技术手段 | 第19-22页 |
| ·微阵列杂交实验(microarray技术) | 第20页 |
| ·Taqman技术 | 第20-21页 |
| ·分子灯塔(molecular beacons) | 第21页 |
| ·测序 | 第21-22页 |
| ·SNP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 ·SNP应用前景 | 第22-23页 |
| 2.类风湿关节炎的基因背景研究现状 | 第23-30页 |
| ·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背景与HLA基因系统 | 第23-25页 |
| ·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热点基因相关SNP研究现状 | 第25-30页 |
| 3.展望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HLA-DRB1区域编码区SNP位点的分析 | 第31-45页 |
| 1.生物信息学简介 | 第31-32页 |
| 2.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HLA-DRB1基因 | 第32-35页 |
| ·HLA-DRB1基因编码区SNP的搜集 | 第32-33页 |
| ·从dbSNP数据库和SNPPER数据库收集SNP | 第32页 |
| ·使用SNPper软件收集HLA-DRB1基因的cSNE | 第32-33页 |
| ·HLA-DRB1基因同源模型的获得 | 第33页 |
| ·HLA-DRB1基因cSNP的分析 | 第33页 |
| ·候选cSNP位点在dbMHC数据库的初步印证 | 第33-34页 |
| ·候选SNP位点其他相关信息的收集和综合分析 | 第34页 |
| ·候选SNP位点信息的收集和比较分析结果 | 第34-35页 |
| 3.结果 | 第35-40页 |
| ·SNPPER数据库HLA-DRB1基因cSNP的获取结果 | 第35-37页 |
| ·HLA-DRB1基因同源模型的搜寻结果 | 第37页 |
| ·HLA-DRB1基因cSNP的分析结果 | 第37-40页 |
| ·使用PARSESNP软件分析的cSNP的结果 | 第37-38页 |
| ·dbSNP数据库获得的SNP结果 | 第38-40页 |
| ·综合分析 | 第40页 |
| 4.讨论 | 第40-43页 |
| ·SNP与复杂疾病的联系 | 第40-42页 |
| ·SNP与复杂性状疾病易感基因关联分析的策略 | 第42页 |
| ·SNP位点的搜寻 | 第42-43页 |
| 5.小结 | 第43-45页 |
|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LA-Ⅱ类基因SNP的初步研究 | 第45-55页 |
| 1.资料与试剂 | 第46页 |
| ·研究对象 | 第46页 |
| ·仪器 | 第46页 |
| ·试剂 | 第46页 |
| ·提取DNA试剂 | 第46页 |
| ·PCR试剂 | 第46页 |
| 2.方法 | 第46-48页 |
| ·SNP位点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第46-47页 |
| ·酚—氯仿法提取全血DNA | 第47-48页 |
| ·PCR-SSP检测 | 第48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48页 |
| 3.结果 | 第48-52页 |
| ·DNA提取结果 | 第48页 |
| ·HLA-DRB1和DQB的SNP的检测 | 第48-49页 |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LA-DRB1和DQB SNP分析 | 第49-52页 |
| 4.总结和讨论 | 第52-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附录:英文缩写索引 | 第60-6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