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溶胶光催化性能研究及应用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印染废水的特点及其危害 | 第9页 |
| ·有色废水脱色方法 | 第9-11页 |
| ·混凝沉淀法 | 第10页 |
| ·气浮法 | 第10页 |
| ·吸附法 | 第10页 |
| ·化学氧化法 | 第10-11页 |
| ·生物法 | 第11页 |
| ·TiO_2 光催化基本原理 | 第11-17页 |
| ·TiO_2 光催化反应机理 | 第11-13页 |
| ·TiO_2 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 ·TiO_2 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 ·TiO_2 光催化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染料废水 | 第17页 |
| ·含卤代有机化合物废水 | 第17页 |
| ·含表面活性剂废水 | 第17页 |
| ·农药、医药废水 | 第17-18页 |
| ·含油废水 | 第18页 |
| ·课题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9-23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19页 |
|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19-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页 |
| ·TiO_2 溶胶的制备 | 第20页 |
| ·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20页 |
| ·光催化性能表征 | 第20页 |
| ·测试分析 | 第20-23页 |
| ·X 射线衍射 | 第20-21页 |
| ·Zeta 电位及粒径 | 第21页 |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21页 |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21页 |
| ·化学需氧量COD | 第21-22页 |
| ·总有机碳TOC | 第22-23页 |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3-46页 |
| ·TiO_2 溶胶制备工艺对染料脱色的影响 | 第23-26页 |
| ·水的用量对亚甲基蓝脱色的影响 | 第23-24页 |
| ·pH 值对亚甲基蓝脱色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溶胶陈化温度对亚甲基蓝脱色的影响 | 第25页 |
| ·溶胶陈化时间对亚甲基蓝脱色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光催化工艺条件对染料脱色的影响 | 第26-32页 |
| ·光照时间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染料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27页 |
| ·染料初始pH 值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27-29页 |
| ·溶胶用量对亚甲基蓝脱色效果的影响 | 第29页 |
| ·染料结构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 第29-32页 |
| ·添加剂对染料脱色降解的影响 | 第32-34页 |
| ·Fe~(3+)对染料脱色的影响 | 第32-33页 |
| ·H_2O_2 对染料脱色的影响 | 第33-34页 |
| ·TiO_2 溶胶对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降解 | 第34-36页 |
| ·染色废水溶液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 第34-35页 |
| ·染色废水色度与TOC 的变化 | 第35页 |
| ·染色废水COD | 第35-36页 |
| ·TiO_2 溶胶的性能研究 | 第36-40页 |
| ·TiO_2 溶胶的粒度分布 | 第36页 |
| ·TiO_2 溶胶的Zeta 电位 | 第36-37页 |
| ·TiO_2 溶胶的物相结构 | 第37-38页 |
| ·TiO_2 溶胶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 第38-39页 |
| ·TiO_2 溶胶对染料的降解性能 | 第39-40页 |
| ·TiO_2 溶胶的红外吸收光谱 | 第40页 |
| ·TiO_2 溶胶的光催化反应过程研究 | 第40-46页 |
| ·亚甲基蓝的基本性质 | 第40-41页 |
| ·降解过程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41页 |
| ·TiO_2 溶胶反应动力学 | 第41-43页 |
| ·光催化降解机理 | 第43-46页 |
| 第4章 结论 | 第46-47页 |
| 第5章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47-49页 |
| ·存在问题 | 第47页 |
| ·展望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