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对上市公司客户信用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相关方法 | 第13-15页 |
·国内关于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16-18页 |
第2章 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特点及控制途径 | 第18-28页 |
·上市公司客户信用风险的特点 | 第18-25页 |
·上市公司客户信用风险的界定 | 第18-19页 |
·上市公司客户信用风险的特点 | 第19-25页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的一般途径 | 第25-28页 |
·债务人的信用品质分析 | 第25页 |
·资产分布控制 | 第25-26页 |
·信用执行控制 | 第26-28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客户信用风险的现实考察 | 第28-39页 |
·上市公司信用风险个案回顾 | 第28-29页 |
·升汇事件 | 第28页 |
·明伦系事件 | 第28-29页 |
·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统计学分析 | 第29-35页 |
·上市公司融资的统计 | 第29-31页 |
·上市公司业绩变化 | 第31-33页 |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统计分析 | 第33-35页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缺乏良好的治理机制 | 第35-36页 |
·会计报表制度失衡 | 第36-39页 |
第4章 对上市公司客户风险控制的框架设计 | 第39-49页 |
·系统组织制度控制体系 | 第39-41页 |
·系统技术控制体系 | 第41-46页 |
·结构设置 | 第41-43页 |
·功能设计 | 第43-46页 |
·对上市公司信用过程控制 | 第46-49页 |
·总体处理流程设计 | 第46页 |
·环节设计 | 第46-49页 |
第5章 对上市公司客户信用风险控制的建议 | 第49-56页 |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建设 | 第49-51页 |
·转换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认识 | 第49-50页 |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 第50页 |
·完善银行操作风险机制 | 第50-51页 |
·改善信用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 | 第51-52页 |
·建立银行业统一的数据库 | 第51页 |
·改良上市公司客户风险评价技术 | 第51-52页 |
·针对上市公司风险点完善管理手段 | 第52-56页 |
·统一授信和单独授信相结合 | 第52-53页 |
·深化财务分析 | 第53页 |
·参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 | 第53-54页 |
·动态管理谨防业绩变脸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