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信人信用权的法律保护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被征信人信用权的内容及法律保护客观依据 | 第14-22页 |
·被征信人信用权的内容 | 第14-20页 |
·征信及征信机构 | 第14-17页 |
·信用权的内容 | 第17-20页 |
·对被征信人信用权进行法律保护的现实必要性 | 第20-22页 |
第3章 侵犯信用权的法律责任 | 第22-29页 |
·侵犯信用权法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 第22-27页 |
·侵犯信用权的行为 | 第22-24页 |
·损害事实 | 第24页 |
·因果关系 | 第24-25页 |
·主观过错 | 第25-27页 |
·侵犯信用权法律责任的类型 | 第27-29页 |
·民事责任 | 第27-28页 |
·行政责任 | 第28页 |
·刑事责任 | 第28-29页 |
第4章 被征信人信用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29-46页 |
·我国对被征信人信用权进行法律保护的现状 | 第29-30页 |
·我国信用权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29页 |
·我国信用权保护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被征信人信用权保护制度的立法模式选择 | 第30-33页 |
·间接保护方式 | 第30-32页 |
·直接保护方式 | 第32页 |
·我国立法模式选择 | 第32-33页 |
·被征信人信用权法律保护具体制度的完善 | 第33-46页 |
·明确界定信用信息采集范围 | 第33-35页 |
·合理规范信用信息使用方式和使用期限 | 第35-40页 |
·合理确定征信主体的义务 | 第40-42页 |
·规定侵害信用权的法律责任 | 第42-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