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税收对策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前言 | 第11-14页 |
| 1. 环境污染税的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 ·环境污染税的内涵 | 第14页 |
| ·建立环境污染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 ·自然资本理论 | 第14-15页 |
| ·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公共物品理论 | 第15-16页 |
| ·外部效应论 | 第16-17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9页 |
| 2. 我国实施环境污染税的现实紧迫性 | 第19-25页 |
| ·未开征环境污染税的不良后果 | 第19-23页 |
| ·环境污染严重缺乏有效控制 | 第19-21页 |
| ·使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有机可乘 | 第21-22页 |
| ·不完善的环境收费制度造成不平等竞争 | 第22-23页 |
| ·开征环境污染税的作用 | 第23-25页 |
| ·有利于遏制环境污染,发展生态经济 | 第23页 |
| ·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 | 第23-24页 |
| ·有助于矫正“市场失灵” | 第24页 |
| ·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 | 第24-25页 |
| 3. 环境污染税收的国际经验及借鉴意义 | 第25-36页 |
| ·国外的环境污染税概况及取得的效果 | 第25-30页 |
| ·美国的绿色税收制度 | 第25-27页 |
| ·荷兰的绿色税收制度 | 第27-28页 |
| ·瑞典的绿色税收制度 | 第28-30页 |
| ·国外的环境污染税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0-36页 |
| ·环境污染税的改革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 第30-31页 |
| ·环境污染税的实施要运用混合制度 | 第31-32页 |
| ·应坚持环境污染税收专款专用原则 | 第32-33页 |
| ·对环境污染税进行分级管理 | 第33页 |
| ·环境污染税税种多样化 | 第33-34页 |
| ·重视税率差别和税收减免的调节作用 | 第34页 |
| ·完善环保立法,强化税收征管 | 第34-35页 |
| ·推行税收中性政策 | 第35-36页 |
| 4. 我国实施环境污染税的可行性与制约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 ·我国实施环境污染税的可行性分析 | 第36-37页 |
| ·我国政府和民众的环保理念正日益增强 | 第36页 |
| ·有良好的制度基础可依存 | 第36-37页 |
| ·有西方发达国家实施环境污染税的经验可借鉴 | 第37页 |
| ·我国实施环境污染税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7-39页 |
| ·来自有关政府部门的阻力 | 第37-38页 |
| ·来自微观经济主体的阻力 | 第38页 |
| ·来自技术方法的限制 | 第38-39页 |
| 5. 我国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税的构想 | 第39-58页 |
| ·我国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税的原则 | 第39-41页 |
| ·税收中性原则 | 第39页 |
| ·税收弹性原则 | 第39-40页 |
| ·专款专用原则 | 第40-41页 |
| ·效率原则 | 第41页 |
| ·我国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税制的具体构想 | 第41-58页 |
| ·开征专项环境污染税 | 第41-49页 |
| ·与环境污染税制相配套的改革措施 | 第49-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后记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