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内涵及其特征 | 第10-14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 第10-11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 第11-14页 |
第二章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出发点 | 第14-21页 |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发点 | 第14-18页 |
·“现实的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价值目标 | 第21-26页 |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目标 | 第21-23页 |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 第21-22页 |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 第22页 |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 第22-23页 |
·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 | 第23页 |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 第23-26页 |
第四章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26-42页 |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看和谐社会的构建的优越性与必要性 | 第26-27页 |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看和谐社会的构建的切入点——“现实的人”的特性 | 第27-31页 |
·“现实的人”的特征 | 第27-31页 |
·从“现实的人”的特性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31-42页 |
·从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31-35页 |
·从人的现实性和历史性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35-38页 |
·从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出发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38-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