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聚碳酸酯回收料的增韧及阻燃改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42页
   ·引言第18页
   ·聚碳酸酯的结构及性能特点第18-21页
     ·力学性能第20页
     ·耐老化和燃烧性能第20页
     ·耐化学试剂和耐腐蚀性能第20页
     ·热性能第20-21页
     ·光学性能第21页
     ·电性能第21页
     ·相容性第21页
     ·流动性第21页
   ·聚碳酸酯的循环利用技术第21-26页
     ·聚碳酸酯的回收第22-24页
       ·化学法第22-23页
       ·熔体过滤法第23页
       ·机械分离法第23页
       ·超声波法第23页
       ·沉淀法第23-24页
     ·聚碳酸酯的循环利用第24-26页
       ·降解成单体第24页
       ·直接利用第24-25页
       ·利用扩链剂第25页
       ·纳米改性第25-26页
   ·聚碳酸酯改性研究进展第26-40页
     ·聚碳酸酯增韧改性研究进展第26-30页
       ·核-壳结构聚合物改性聚碳酸酯第26-28页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共混改性聚碳酸酯第28页
       ·聚烯烃共混改性聚碳酸酯第28-29页
       ·热塑性弹性体共混改性聚碳酸酯第29-30页
     ·聚碳酸酯阻燃改性研究进展第30-36页
       ·硅系阻燃剂阻燃改性聚碳酸酯第31-33页
       ·芳香族磺酸盐阻燃改性聚碳酸酯第33-34页
       ·磷系阻燃剂阻燃改性聚碳酸酯第34-35页
       ·磷-氮系阻燃剂阻燃改性聚碳酸酯第35页
       ·硼系阻燃剂阻燃改性聚碳酸酯第35-36页
       ·无机纳米阻燃改性聚碳酸酯第36页
     ·透明聚碳酸酯共混合金研究进展第36-38页
     ·其它树脂共混改性聚碳酸酯第38-40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0-42页
第二章 "核-壳"结构硅橡胶增韧阻燃聚碳酸酯回收料研究第42-62页
   ·引言第42-43页
   ·实验部分第43-46页
     ·主要原料第43页
     ·样品制备第43-45页
       ·制备工艺流程第43-44页
       ·原料预处理第44页
       ·双螺杆共混挤出第44-45页
       ·注塑成型第45页
     ·性能测试第45-46页
       ·力学性能第45页
       ·阻燃性能第45-46页
       ·扫描电镜第46页
       ·热失重分析第46页
   ·结果与讨论第46-59页
     ·PC/MSi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第46-53页
       ·未增容PC/MSi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第46-48页
       ·增容后PC/MSi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第48-52页
       ·增韧机理第52-53页
     ·PC/MSiS共混体系的阻燃性能第53-56页
       ·未增容PC/MSiS共混体系的阻燃性能第53-54页
       ·增容后PC/MSiS共混体系的阻燃性能第54-56页
     ·PC/MSiS共混物的亚微相态观察第56-58页
     ·PC/MSiS共混物的热失重分析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2页
第三章 聚苯乙烯增韧增强透明聚碳酸酯回收料研究第62-80页
   ·引言第62-63页
   ·实验部分第63-65页
     ·主要原料第63页
     ·样品制备第63-65页
       ·制备工艺流程第63页
       ·原料预处理第63-64页
       ·双螺杆共混挤出第64页
       ·注塑成型第64-65页
     ·性能测试第65页
       ·光学性能第65页
       ·力学性能第65页
       ·差热扫描分析第65页
       ·热失重分析第65页
   ·结果与讨论第65-77页
     ·PC/PS共混体系的光学性能第65-68页
       ·未增容PC/PS共混体系的光学性能第65-67页
       ·增容后PC/PS共混体系的光学性能第67-68页
     ·PC/P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第68-74页
       ·未增容PC/P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第69-70页
       ·增容后PC/P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第70-74页
     ·PC/PS共混物的差热扫描分析第74-76页
     ·PC/PS共混物的热失重分析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80页
第四章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88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90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90-91页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基纳米碳纤维的研究
下一篇:丙酸分离耦合维生素B12发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