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枞阳大山不同演替阶段林下植被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18页
   ·群落演替研究进展第11-15页
     ·群落演替理论概述第11-12页
     ·演替过程中的群落动态研究第12-13页
     ·演替过程中的土壤动态研究第13-15页
   ·林下植被研究进展第15-18页
     ·林下植被的演替研究第15-16页
     ·林下植被生物量分配格局研究第16-17页
     ·林下植被在养分循环中作用和改良土壤方面的研究第17-18页
2 引言第18-20页
3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20-25页
   ·研究区概况第20-21页
   ·试验技术路线第21页
   ·研究方法第21-25页
     ·样地选择的原则第21-22页
     ·样地调查及样品采集第22-23页
     ·林下植被生物量测定第23页
     ·土壤性质主要指标测定方法第23-25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5-45页
   ·不同演替阶段林下植被生物量研究第25-30页
     ·不同演替阶段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分配第25-29页
     ·不同演替阶段林下植被生物量的比较第29-30页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理化性质比较第30-34页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物理性质比较第30-31页
     ·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化学性质比较第31-34页
   ·林下植被生物量分配与土壤理化特性相关分析第34-45页
     ·林下植被生物量分配与土壤容重的相关分析第34-35页
     ·林下植被生物量分配比例与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的相关分析第35-36页
     ·林下植被生物量分配与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相关分析第36-38页
     ·林下植被生物量分配与土壤PH 的相关分析第38页
     ·林下植被生物量分配与土壤有机质的相关分析第38-40页
     ·林下植被生物量分配与土壤全氮的相关分析第40-41页
     ·林下植被生物量分配与土壤速效养分的相关分析第41-45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5-48页
   ·结论第45-46页
   ·讨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介第56页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淮猪新品系IGF—1和Pi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下一篇: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生物量和矿质养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