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图表目录 | 第10-14页 |
1 绪论 | 第14-2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的思路及基本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4页 |
·城市低收入阶层 | 第19-21页 |
·保障性住房 | 第21-22页 |
·居住空间 | 第22-24页 |
·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 | 第24页 |
·论文框架 | 第24-26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理论综述 | 第26-40页 |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26-29页 |
·国外部分国家及地区公共住房实践综述 | 第26-29页 |
·国内保障性住房相关研究综述 | 第29页 |
·居住空间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第29-35页 |
·国外居住空间相关理论基础 | 第29-33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33-35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评析 | 第35页 |
·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发展梳理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3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实态研究 | 第40-74页 |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 | 第40-46页 |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发展变迁 | 第40-42页 |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 | 第42-46页 |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基础调研情况 | 第46-48页 |
·调研范围的片区及组团划分 | 第46-47页 |
·基础调研汇总 | 第47-48页 |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社会属性 | 第48-55页 |
·居住人群特征 | 第48-52页 |
·人群需求特征 | 第52-55页 |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物质属性 | 第55-72页 |
·宏观空间属性 | 第55-63页 |
·微观空间属性 | 第63-68页 |
·典型保障性住区实例 | 第68-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4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实态分析 | 第74-96页 |
·重庆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发展机制 | 第74-78页 |
·政府干预机制 | 第74-76页 |
·社会发展机制 | 第76-78页 |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发展与北京比较研究 | 第78-84页 |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实践 | 第78-82页 |
·重庆与北京的比较及经验借鉴 | 第82-84页 |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问题反思 | 第84-90页 |
·“被郊区化”加速分异 | 第84-86页 |
·空间发展结构失衡 | 第86-88页 |
·居民需求特点偏离 | 第88页 |
·社会价值观缺失 | 第88-90页 |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趋势评述 | 第90-93页 |
·保障力度差值大 | 第90-91页 |
·社会发展背景 | 第91-92页 |
·危旧房改造力度大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6页 |
5 重庆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 第96-130页 |
·科学确定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发展目标与原则 | 第96-100页 |
·保障性住房空间发展目标 | 第96-97页 |
·保障性住房空间发展原则 | 第97-99页 |
·社会价值观的重新定位 | 第99-100页 |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 第100-106页 |
·完善相关住房政策 | 第100-102页 |
·建立多级供给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 | 第102-105页 |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 第105-106页 |
·注重规划编制引导 | 第106-109页 |
·增加专项规划编制 | 第106-107页 |
·协调各层次规划衔接 | 第107-109页 |
·改进保障性住房物质空间规划 | 第109-121页 |
·完善组团式的城市结构 | 第109-111页 |
·强化空间要素引导作用 | 第111-117页 |
·推动居住融合模式 | 第117-121页 |
·开发建设模式引导 | 第121-127页 |
·开发建设模式 | 第121-125页 |
·模式类型发展引导 | 第125-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30页 |
6 结语 | 第130-134页 |
·论文总结 | 第130-131页 |
·论文展望 | 第131-134页 |
致谢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0页 |
附录 | 第140-151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40-141页 |
B. 重庆保障性住房统计表(部分) | 第141-151页 |
C. 重庆主城区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经适房)调查问卷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