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田口法应用于电力系统工程问题中的优势 | 第11-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PSS 优化设计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5页 |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问题概述 | 第12-13页 |
·PSS 优化设计方法概述 | 第13-15页 |
·PMU 优化配置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5-16页 |
·PMU 优化配置问题研究背景 | 第15页 |
·PMU 优化配置方法概述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8页 |
2 田口法设计原理 | 第18-23页 |
·田口法简介 | 第18-19页 |
·田口法设计流程 | 第19页 |
·田口法设计相关概念 | 第19-22页 |
·因素及水准 | 第19-20页 |
·品质特性指标 | 第20页 |
·正交表 | 第20-21页 |
·信噪比(S/N)指标 | 第21页 |
·效应 | 第21页 |
·一半一半原则 | 第21页 |
·两阶段最佳化程序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PSS 参数优化设计问题相关基本原理 | 第23-31页 |
·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基本原理 | 第23-26页 |
·Heffron-.Philips 模型 | 第23页 |
·阻尼转矩与同步转矩 | 第23-25页 |
·PSS 的补偿原理 | 第25-26页 |
·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分析及控制 | 第26-30页 |
·电力系统模型 | 第26-27页 |
·模式与模态 | 第27-29页 |
·阻尼比与相关因子 | 第29-30页 |
·机电振荡模式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基于田口法与李雅普诺夫函数的鲁棒 PSS 参数设计 | 第31-42页 |
·引言 | 第31页 |
·本设计目标函数 | 第31-32页 |
·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的系统稳定性能指标 | 第31-32页 |
·基于田口法信噪比的目标函数 | 第32页 |
·PSS 参数优化模型 | 第32-33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PSS 参数优化模型求解 | 第33-34页 |
·算例1 仿真及分析 | 第34-38页 |
·系统及参数 | 第34-35页 |
·PSS 参数设计结果 | 第35-36页 |
·仿真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算例2 仿真及分析 | 第38-40页 |
·系统及参数 | 第38-39页 |
·PSS 参数设计结果 | 第39页 |
·仿真比较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5 PMU 优化配置问题相关基本原理 | 第42-46页 |
·引言 | 第42页 |
·PMU 结构及原理 | 第42-44页 |
·电力系统可观测性的定义 | 第44页 |
·PMU 的观测规则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6 基于田口法考虑 N-1 情况的 PMU 优化配置方法 | 第46-61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重要线路辨识及田口法指标求取 | 第47-49页 |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脆弱性线路的辨识 | 第47-49页 |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品质损失函数的求取 | 第49页 |
·信噪比(S/N)的求取 | 第49页 |
·本文PMU 优化配置实现方法 | 第49-50页 |
·算例1 仿真及分析 | 第50-53页 |
·算例2 仿真及分析 | 第53-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页 |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7页 |